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合浦县实验幼儿园罗石梅现在大多幼儿在智力发展水平和身体状况方面,一般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而在品德、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较多的缺点,由于成人的溺爱、娇惯,形成了孩子任性、粗暴、行为无约束,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由于儿童是独生,家里一切玩具、图书、物品等全为他个人所有,不需和别人分享,易使幼儿产生“自我中心”的毛病。他们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并视为理所当然。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孩子学会感恩、富有爱心,懂得回报是刻不容缓的事。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呢?一、首先是激发幼儿的感恩意识。孩子小,缺乏爱心,错不在孩子,主要是成人,没有让幼儿学会感激他人、关心他人。因此,应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爱心,教育者要通过故事、儿歌、歌曲等形式丰富幼儿的认识;通过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来体会爱、表达爱。不仅爱自己,重要的是爱他人。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爱心”指关怀、爱护他人的思想感情。爱的核心:不求回报的给予,并得到快乐。爱的境界有四层:一是爱有血缘关系的人,如父母、爷爷奶奶;二是爱有社会关系的人,如同学、同事、朋友等;三是同情关爱弱势群体;四是爱所有的人。对幼儿来说,能达到前三层就很好了。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爱心教育。《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六条规定:幼儿园的品行教育应以情感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一)有意识地选用爱心教育方面的教材。如:故事《孔融让梨》、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让座》、手工《三八节的礼物》、《爱心卡》等。(二)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戏中,课堂上,采用各种方法,挖掘教材,渗透德育思想。对幼儿来说最有效的方法是行为练习法。孩子们年龄小,他们好动、好奇、好模仿,但经验贫乏,是非分辨不清,对不良的行为也爱模仿。因此,作为教师不管干什么都应该想好再去做,让幼儿有个好的学习耪样!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重要的是让幼儿不但懂得道理,而且会做。如:小伙伴跌倒了,扶起来,并给以安慰;帮同伴扣扣子等。三、创设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在植物角种植蒜苗、白菜、花生、向日葵等;在室内饲养各种小动物,如:小蝌蚪、小鱼、小乌龟等。让孩子来喂养、认领、照顾它们,孩子在自己的亲身体会中体验到关爱小动物的快乐。事实证明,让孩子喂养小动物对孩子爱心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四、抓住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同伴生病了,没来园,可鼓励幼儿打电话问候;5、12汶川大地震,积极组织幼儿捐款、捐物,关心灾区的小朋友,给他们送去温暖和祝福。让幼儿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了深刻理解,让爱的种子在幼儿心里生根、发芽、开花。这不仅仅是一次爱心教育,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孩子过生日了,大家为他祝贺,给他唱生日歌,还送给他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并告诉小朋友:“母爱是最伟大的。生日就是妈妈生你的那一天,是妈妈给了你生命,你应该帮妈妈做点小事情,如:倒水、拿拖鞋、听妈妈的话等,让妈妈高兴。将来你还要把你更多的爱回报给妈妈。”五、利用节日进行爱的教育。一年中,有许多节日,可利用各个节日对幼儿进行教育。如三八节、母亲节对幼儿进行爱妈妈教育,教师可通过具体事例,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并体验妈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激发幼儿对妈妈的情感;重阳节时,教育幼儿更加懂得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并且体会到:关心帮助别人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使幼儿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的良好品德。六、家园配合,教育一致。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教育孩子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互帮互让。而有的父母却萌发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总希望自己的宝贝比别人的孩子厉害,要求孩子做到的不是谦让友爱,而是所谓的“勇敢”,一旦自己的孩子吃了点“亏”,家长就亲自上阵,当孩子的保护神。对孩子来说,班主任、教师有时要经常换,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辈子不会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农民种地,需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