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审题专题学案高三语文组梁经伟“入室由户”,要进人作文之“室”,必须通过审题之“户”,所以作文基础等级中把“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即作文的审题放在第一位。尽管当前的高考作文越来越有利于学生快速审题,尽快进入写作状态,即不会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但是高考作文的审题仍然是作文备考的重中之重。下面就高考作文的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等三种形式,谈谈高考作文的审题突破问题。新材料作文的材料与审题指导自2006年始,全国卷就开始摆脱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嫁接”,推出话题式材料作文这一新的作文命题形式——也称“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出现以后,关于新材料作文的审题问题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那么如何快速地把握新材料的主旨,完成新材料的审题立意呢?下面先就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和写作,提出以下参考意见,供同学们参考:一、如何就新材料提出一个适合的话题,快速完成审题所谓的新材料作文的基本特征是给出材料但不给出话题和题目,其实质和话题作文是一样的,不同在于我们需要根据材料自主确立一个话题,难点也在这里我们在对新材料作文进行审题时,要注意试题给考生规定了使用的材料。所以我们写作新材料作文,就是要根据试题所给的材料,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一个角度来作文。那么,如何根据材料确立一个合宜的话题呢?我们觉得只要抓住以下两点就可以确保不跑题了:(一)首先要确定材料陈述的主要对象。(二)其次要确定材料陈述的主要结果,然后由果探因,深入思考材料所述内容下隐藏的深层原因,以此确定写作的基本内容。(三)最后在分析材料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的是材料本身对主要事实是否有“点评”,因为命题人往往是以“点评”的形式来对作文的内容区间做进一步的限制的,同时也是为了降低审题的难度。例如以下文题:文题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第1页共11页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要购买1元的行李货品票。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议论不一。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列式法:1.陈小姐角度:对象事件相关要素事情的结果结果产生的原因带着睡着孩子的BB车乘车拒绝折叠车、拒绝交钱报警、两次出警、为了维护自陈小姐数十人转车己的权利为了一元钱,对峙数小时据此立意:正向思维立意的角度:①要坚持原则;②要敢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反向思维立意的角度:①要顾全大局;②要宽容、忍让;③要遵守规则。2.从司机的角度对象事件相关要素事情的结果结果产生的原因要求折叠好BB车多交1元行李费警察两次出警、按章程办事司机拒不开车数十人转车对峙数小时据此立意:正向思维立意的角度:①要坚持原则;②要维护集体利益;③应该有社会责任感;④人与人之间应该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反向思维立意的角度:①要学会体谅他人;②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③社会效益重于经济利益。第2页共11页3.从司机和陈小姐两个角度综合考虑:立意为:①人与人之间要有谦让的精神;②要学会忍让、礼让;③要顾全大局;④要共建和谐;⑤学会体谅他人。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7年海南卷)(60分)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了。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经盛过硝酸纤维素已经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