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你记得“生物圈Ⅱ号”实验吗?这个实验为什么会失败呢?科学家对此做出的总结是:1、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2、水循环失调,3、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我们的地球——“生物圈Ⅰ号”会出现这种不幸吗?1、目前已知的动物有多少种?2、按有无脊柱划分,动物可以分为哪几类?3、按生活环境划分,动物又可以分为哪几类?阅读课本P2,回答下列问题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动物课外作业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陆地活动水中游泳空中飞行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一课时)淡水动物海洋动物请说出下列鱼类的名称:认识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1、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如果人到水中生活会遇到哪些问题?鱼类等水生动物如何解决这些问题?1、体色特征1、体色特征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观察与思考:观察鲫鱼的体观察鲫鱼的体色,比较背部和腹色,比较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有什么不部的颜色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种同?想一想,这种体色与水生环境有体色与水生环境有什么关系?什么关系?总结:总结:背部颜色背部颜色较深,腹部白较深,腹部白色,这种体色色,这种体色与水中生活相与水中生活相适应,是一种适应,是一种保护色。保护色。鱼的外部形态结构1、体表被有鳞片,具有保护色(身体的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2、体形呈梭形,鱼体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少阻力。3、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4、用鳃呼吸,通过尾部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鳔•2、鲫鱼体内有鳔。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的比重,在鳍的协调作用下,使鱼能够在不同的水层停留。鳔1、鱼在游泳时,靠什么部位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哪种鳍来保持平衡?靠哪种鳍保持前进的方向?2、各种鳍的作用能够仅靠观察得出结论吗?一、鱼:1、游泳不能。因为各种鳍往往同时运动,仅靠自然状态下直接观察很难分辨出各种鳍分别起什么作用。①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他鱼鳍起辅助作用;②胸鳍、腹鳍和背鳍都有维持鱼体的平衡的作用;③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小结: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1、背面灰黑,腹面白色,不易被敌害发现;2、身体侧扁、梭形,能减少游泳时的阻力;3、体表有粘液,能减少游泳时的摩擦;4、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测定方向;5、有鳍,是适于水中游泳的运动器官。6、有鳃,是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7、有鳔,使鱼能在不同水层停留。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研究鳍的功能?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研究鳍的功能?探究实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1.提出问题2.做出假设3.讨论探究思路4.制定并实施计划5.分析结果,求得结论实验:按下表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结果。实验:按下表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结果。实验现象(游泳姿态和速度的变化)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剪去胸鳍和腹鳍剪去尾鳍剪去背鳍和臀鳍用薄硬板夹住躯干和尾部,保留全部的鳍正常鲫鱼腹面常上翻,游动不灵活游动不灵活,速度慢身体侧翻,游泳路线弯曲下沉,不能游动姿态正常,游动灵活,速度快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将鱼的胸鳍或腹鳍捆绑固定后,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掌握平衡,可见胸鳍或腹鳍起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腹鳍还有防止左右摇摆的作用。(2)当鱼的背鳍被捆绑后,鱼体会因失去平衡而侧翻,不能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可见背鳍对鱼体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3)通过捆绑鱼的尾鳍或模拟实验,证明鱼的尾鳍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还可以决定运动的方向。鳃弓鳃耙鳃丝鳃盖2、呼吸1水如何进入鱼鳃,又从什么地方流出?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1.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2.鱼鳃的哪些特点对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2.鱼的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