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爱莲说》教学设计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初一学生提供者周宏梅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爱莲说》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状物抒情、情文并茂的文言散文。本文教学设想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以“朗读--质疑--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阅读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表情达意的理想场所,达到阅读学习本文的目的。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问题的设计上,关注体现梯度;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说”这一古代文体的特点;②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一些文言字词;③学习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学习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所担任的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同学们对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多数同学在字音、词义、疏通文意上有了一定的功底,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利用工具书,教材的注解,在几分钟之内就能理解大意,并能当堂成诵,但少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水平还有欠缺,因此,我结合学生实际,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还应该重点学习文言实词的含义,虚词的不同用法,句式、修辞、写法等综合运用。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选择根据本文的特点,采用了朗读法、讨论法、迁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这些教法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学法引导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合作,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本课教学达到最好效果。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语文版新课标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课本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配乐等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情景导入,观察描述。1.出示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接着提出问题: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学生能够答出是——莲花,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接着问,你们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会想到:(1)莲花的特点是什么?(2)课文为什么要写莲花?……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老师要给以鼓励,借此契机教师导入,本文写莲花的什么?同学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这时板书课题——爱莲说。2.背诵课文,考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及对字词、句子、大意的理解程度。3.(幻灯投影)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小组在线:疏通全文文意。1.根据平时收集、积累来回答:莲花2.个人背诵,齐背课文.3.翻译、齐读、背诵。4.小组合作,互相提问、讨论注意重点字词特别是重点实词的用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直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检查预习,疏通文意。1.提问:题目是“爱莲说”,那么,在你看来,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呢?这几次都是从什么方面介绍的?2.作者认为:“莲,花之君子者也。”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3.本文是写“爱莲”,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1.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明确: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方面描绘了莲的可爱形象。2.讨论分析。明确:这里将“莲”人格化,通过莲的形美,来体现它的神美。从而在“莲”上寄寓了作者的思想情怀。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明确:这是“衬托”手法,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让学生在分组中学会团结协作,同时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丰富学生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生生问答,生师问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充分发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