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李振村:教育走向三思VIP免费

李振村:教育走向三思_第1页
1/4
李振村:教育走向三思_第2页
2/4
李振村:教育走向三思_第3页
3/4
李振村:教育走向三思源自:李桂春师训之惑中国是一个喜欢一哄而上搞“工程”的国度,一旦政府重视某项工作,一个个相应的“工程”就会应运而生,遍地开花。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走向深水区,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随着老百姓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断推出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教师培训工程:几乎每天,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都奔走着风尘仆仆的教育取经者——或者参加各种会议聆听专家讲座,或者深入名校实地观摩考察可以说凡是国内名校,无论地处偏远还是在繁华都市,几乎每天都有不远千里的参观学习者徜徉其间。我一直在想,从十几年前的第八轮课程改革开始,这种一哄而上、轰轰隆隆的高密度的培训就没有停止过,如此巨大的投入究竟产生了多少实际效益?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审视当下教师的实际状况,似乎并不令人乐观。这些培训,动辄几百人上千人的大规模培训多,居高临下、宏大空泛的专家讲座多,花样繁多的名师公开课观摩活动多,到名校走马观花看热闹的多,看上去如此闹猛的师训,似乎被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如何激活教师个人自身的成长欲、成长力,让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在自己的课程里、在自己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获得真切的成长。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教育研究者就发现:教师这个职业与医生、工程师有着极大的不同,那就是他的个性化色彩特别强。一个成熟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技术,任何医生都能拿来为自己所用;一个完善周密的工程设计方案,任何工程师都可以仿照方案完成工程的建设。但这个规律到了教育教学中就不大行得通了:不管多么好的教学方法,对一个老师管用,换了另一个老师就不一定有效果!因为每个老师的气质、修养、性格、知识背景各有不同,他所面对的孩子也都个性迥异,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把智慧的钥匙能够打开所有的心灵之锁。这就决定了老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精神生命成长必须是个性化的,必须是基于他自己的需要的,必须是有着强大内驱力的。长久以来,我们花很大力气,制造巨大的推力推动着老师前行。可是我们发现,当外在的推力撤掉以后,老师总是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这让人想到了过去的火车,“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是一旦车头没有动力了,钢铁巨龙就成了死龙了。现在的高铁设计理念则完全不同:每一节车厢都自带动力系统,每一节车厢都靠自己的动力前行,整合起来,就产生了几乎难以想象的高速度。与其凭借外力推动教师前行,或者凭借唯一的火车头带动教师前行,不如为每个教师的生命装上发动机,让每个人都能主动前进!这个发动机如何装,当然是教育主管部门要费心思琢磨的事情。学校文化应该转向了学校文化一直是近几年来的又一个热点问题。很多校长都十分关心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产生市场,社会上于是应运而生各种学校文化设计公司,向那些急切想改变学校文化的校长们“兜售”自己的学校文化产品。但是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很多学校文化的建设,基本上停留在环境文化的层面上:校园里这儿弄个雕塑,那儿立上块牌子大楼内外到处都张贴或者悬挂着动人的教育口号,再设计一个美丽的徽标,创意一个诗意的校训……似乎如此一来,学校文化就完成了。其实,学校文化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它涉及到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室文化、社团文化、教师文化等方方面面,环境文化仅仅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非常小的角度。这里单单说说教室文化。教室无疑是学校最重要的场所,因为学生在校的生命时光大部分都在这里度过,学习活动大部分都在这里展开。可是,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角度,教室又通常是最为我们忽略的地方:很多学校把经费和关注点都投到了贵宾室、校史室、会议室等这些面子工程上,投到了大楼最显眼的地方,唯独忘记了孩子们朝夕生活的那个小小的房间。北京十一学校是个例外,他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投入了很多的资金,让每个老师建设自己的学科教室,每个学科教室都相当于一个学科博物馆:生物学科教室就是个生物实验室、生物博物馆的组合,语文学科教室就相当于一个文化博览馆……不但每个学科各有不同,每个老师的教室都是风格迥异,一间间不同风格的教室成了学校最亮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李振村:教育走向三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