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研究路畅2011308110069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在分析我国湿地资源基本特征和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将当前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湿地污染加剧、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日益严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方面;指出为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中国湿地资源,协调湿地管理体制、完善湿地法制体系、加强湿地资源的综合保护、加湿地科学的研究与国际交流和提高公众参与等是关键。关键词:湿地;基本特征;存在问题;对策;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自然综合体。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1]。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一.我国湿地资源的基本特征1.面积大、类型多中国的湿地无论其面积和类型均在世界上居于重要地位。中国的湿地面积约有6594万hm2,约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中国的湿地除了拥有《湿地公约》分类系统的所有湿地类型外[2],还有着独特的青藏高原湿地,是亚洲湿地类型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湿地类型主要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和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其中,东北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约有1.04万km2,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这些湿地分布着许多大江大河(长江、黄河等)和国际河流(恒河、湄公河和印度河等)的源头,具有重要的意义。2.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我国幅员辽阔,湿地众多,分布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的广泛分布,而且还表现为一个地区有多种湿地类型和一种湿地类型分布于多个地区的特点。同时,中国湿地资源的分布也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特点以及生物区系的相似性等,可将中国的自然湿地划分为六个主要分布区[3]。东北地区沼泽湿地较多,而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湿地则明显偏少且多分布着盐湖和咸水沼泽;长江口以北沿海地区多分布有砂质和淤泥海滩湿地,以南的沿海地区多分布着独特的红树林沼泽,而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则广布着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青藏高原具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沼泽和湖泊群,并形成独特的生态环境;人工湿地-稻田则广布于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3.生物多样性丰富中国湿地类型众多,生境复杂,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中国的湿地物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有许多物种为中国所特有。据统计,中国湿地植被约有101科,其中维管束植物约有94科,中国湿地高等植物中属濒危种类的有100多种。中国海岸带湿地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中国内陆湿地高等植物约有1548种、高等动物1500多种。中国有淡水鱼类770多种或亚种,其中包括许多洄游鱼类。中国湿地的鸟类种类繁多,亚洲57种濒危鸟类,如丹顶鹤、遗鸥和云石斑鸭等,中国湿地就有31种,占54%;雁鸭类全世界有166种,中国湿地就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仅记录到的就有9种。此外,中国有些湿地还有许多跨国迁徙鸟类的唯一越冬地或迁徙的必经之地,如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就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二.我国湿地资源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问题1、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从地域上,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主要存在于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湖区、东北沼泽湿地区。目前湿地开垦、改变自然湿地用途和城市开发占用自然湿地是造成中国自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4]。自20世纪50年代起到1997年长江河口湿地已被围垦的滩涂达7.85×104hm2,相当于辖区陆域面积的12.39%。全国围垦湖泊面积达130×104hm2以上,因围垦而消失的天然湖泊近1000个。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有湖泊1332个,总面积达85.28×104hm2,到80年代,湖泊个数已减少到843个,湖泊面积亦相应减少为29.83×104hm2,到2000年,湖北省面积在100hm2以上的湖泊仅为260个。我国的沼泽湿地由于泥炭开发和作为农用地开垦,面积也急剧减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