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健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长效机制第一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健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长效机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健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长效机制市大讨论活动办负责人就《中共XX市委关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答记者问日前,市委制定出台了《中共XX市委关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意见》起草过程、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及贯彻落实等,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大讨论活动办负责人。问:《意见》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出台的,有何意义。答。人民群众是大连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随着大连步入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全域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社会问题、各种利益关系、各种群众诉求不断涌现,复杂交织,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市委敏锐把握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提出在全市大讨论活动中,要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意见》的制定,适应了大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期、社会问题与矛盾的凸显期,对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有利于化解各类问题和矛盾,做好群众工作,促进和谐大连建设;有利于实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有利于团结群众、凝心聚力,加快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建设。问。《意见》起草的过程,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意见》始终是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抓,反复修改论证基础上形成的。大讨论活动之初,市委就提出要密切联系群众,设计了领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深入基层、为民解忧”直接联系群众的载体活动。在大讨论第1页共10页活动过程中,这两项载体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群众普遍拥护。在大讨论活动临近尾声,市委提出要研究制定密切党同群众联系意见,作为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抓,市委组织部具体承担,先后起草5稿,并征求了市委各常委,部分区(市)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组织部长意见。唐军书记多次听取起草工作汇报,提出总体思路和意见建议,先后4次作出批示。10月16日,市委常委会进行了讨论审议,进一步修改后,再次征求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党组意见。《意见》主要依据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上级有关加强社会管理要求,借鉴全市大讨论活动密切联系群众的经验做法,在深入分析新形势下我市群众工作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形成该《意见》。问。《意见》包括哪些内容,主要有哪些特点。答。《意见》全文共五个方面12条。第一部分着重阐述新时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拓宽渠道,建立与群众“面对面”工作机制。包括建立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创建“大连民意网”,开展网上问政问需问计于民;严格领导干部调研、接访、联系制度;大力推进领导干部通过媒体与群众面对面。第三部分,善聚民意民智,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包括实行重大问题决策科学论证制度;建立网络舆情快速汇集分析制度。第四部分,真心实意服务群众,扎扎实实解决问题。包括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实事制度;不断拓宽为民服务的措施和渠道;便民利民向基层延伸。第五部分,切实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包括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在联系服务群众,加强社会管理中的职责;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对群众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特点:一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坚持已有的行之有效制度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群众工作新特点,进一步拓展了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渠道,如建立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创建“大连民意网”等。二是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按照务实管用,可操作原则,凡能量化的,尽量提出量化要求。三是第2页共10页注重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建设,围绕民意征集、意见汇总、督办检查,纳入决策,反馈监督,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要求。问:《意见》提出建立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制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