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一、社区的理解永兴元理解下的电子政务是二、基层政府电子政务的理解永兴元眼中的“社区”概念:是指基层管理组织,从管辖范围看,包括县(区)、职能部门,及其辖下的组织。三、存在的问题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浪潮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国家信息化在各行各业全面铺开,社区信息化投入也逐年快速增长。然而,由于我国政府的组织结构是纵向层级主导下的横向职能制矩阵结构,行政上“条块分割”,造成了目前社区管理上缺乏统一规划、资源重复投资和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给社区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区信息化缺少统一的规划和必要的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共享平台,社区服务规模偏小,信息资源欠丰富,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各地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社区信息化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对社会资金进入缺乏政策支持;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等等具体表现为:其一,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社区管理各部门根据各自业务需要,上了多套系统,系统之间不兼容,信息不共享。其二,基础数据重复采集,不同部门下发的社区管理软件,80%以上数据重复采集,费时费力,给基层工作者造成了巨大的工作负担,同时也给社区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了政府管理效率在社区居民中的形象。其三,重复投资、重复开发严重,社区信息化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应用效果差。其四,数据质量无法保证,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不一致问题非常严重。1、体制问题仍然是信息化推进的主要障碍在目前的行政框架体制下,政府管理重心逐步下移,强化基层,管理的许多职能在条上,而责任在块上,造成城市和社会综合管理中一定程度的“政府失灵”现象。缺乏各部门联合制定的长远规划和战略布局,分散资源的问题明显存在,需要强化统一管理。资源整合、条块协调的问题仍然制约着信息化的推进工作。比如各条条都掌握着数据,没有或很少与有需求的单位完全共享,深层次原因可能是一但信息共享,问题将会暴露,对于同一类数据,统计出来结果却会相差甚远,没有一个完全较权威的统计数据,而数据来源大都是来自于基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许多,按照原来的条条各自为政,都是自行开发系统的方式,数据达成统一是无法做到的。所有这些问题要求信息化推进工作必须有统筹管理,制定长远规划,为基础信息管理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避免重复采集、录入等弊端。2、信息资源分散是社区信息化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条条管理、条块分割”的政府组织架构特点,各部门根据各自业务开发的需求,建设了一系列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以鼓楼区为例,下发到街道的系统达30多套,包括民政、计生、综治、公安、人事、工商、统计劳动保障等业务部门下发的、相互独立的多套业务系统,一些街道办事处自行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因部门与部门之间分工和管理的特点,造成各业务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共享,从而形成相互独立的“信息孤岛”。主要体现在:(1)各部门依靠各自的信息系统收集和管理数据,由于各系统完全独立,数据无法共享,信息孤岛问题严重,一些重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无法得到保证;(2)基层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上级各部门的统计任务往往需重复上门采集数据,各垂直系统到社区采集到的数据也没有对其他系统开放,造成区级政府对本区情况不了解或需另行采集;(3)社区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和规划指导,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和分散建设的情况,并严重影响后续各区之间资源的整合和数据的交换共享。四、基层电子政务信息化解决方案基层电子政务信息化解决方案要求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基层及社区管理部门提供统一的工作平台,推进社区基础工作的信息化,推进面向社区的公共服务和商务服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方面:(一)基层电子政务信息化平台整体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