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不合时宜的成语故事不合时宜的成语故事不合时宜的成语故事1bùhéshíyí汉哀帝是汉成帝的养子,20岁继位后常常生病,大臣夏贺良向哀帝建议改元及大赦天下。哀帝马上应允,改了年号后还是常常生病于是就废除以前改元的诏书,只保留大赦,说夏贺良所做的是违经背道,不合时宜,就杀了他。第1页共16页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汉书·袁帝纪》时宜:当时的须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须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过时的或超前的不合时尚、陈词滥调因时制宜◎只有提倡发散性的思维方法,全方位、立体状地拓宽法学探讨的领域和对象,勇于冲破不合时宜的传统观点的束缚,大胆地接触第2页共16页和探讨新的事实,才能提炼和概括新的法学理论,促成法学理论的现代化。◎京剧现代戏乃戏曲改革之核心,对京剧痴迷的程蝶衣,真诚地从艺术角度提出了一些京剧现代戏的毛病,这种不合时宜的由衷之言,被当成是一种政治上的落后表现。◎翻开赵磊的履历表,我们不难发觉,这位年过不惑的知本家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曾做出了多少不合时宜的选择。不合时宜的成语故事2:不合时宜第3页共16页:bùhéshíyí:东汉.班固《汉书.袁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过时的或超前的。:时宜:当时的须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须要,与世俗风情不相投合。也指不合世俗习尚。:不识时务、不合时尚、陈词滥调、不适时宜;:风靡一时、因时制宜;第4页共16页苏东坡是宋代赫赫出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因为他的诗、画、字都达到出神入化的水平,后人称之为“三绝’。苏东坡在朝廷任了官职以后,乐此不疲地上书给皇帝提看法,为朝廷提建议。惹得皇帝和很多大臣不兴奋。有一天,苏东坡一边拍着肚子,一边缓步走出房门随口问侍儿:“你们猜猜我这里边都是些什么?”侍儿答道:“大人的文章名满天下,当然是满腹文章喽!”苏东坡摇头笑道:“不对,不对……”侍妾朝云说:“依我看,学士成天上书,进策,可是人家爱理不理,四处碰壁,回家就满腹牢骚……所以我看学士是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拍着肚子捧腹大笑起来。第5页共16页宋.苏东坡《东坡志林》:“东坡坦腹问诸婢:‘我此中何有?’朝云曰:‘一肚皮不合时宜。’”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赵家璧《出版〈美国文学丛书〉的前前后后》:“这套在当时的确有些不合时宜的书,便静默无闻地被人们遗忘了。”许多时侯我们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危如累卵的时刻提出各种第6页共16页各样不合时宜的要求。广告和促销并不能使一个坏的或者不合时宜的产品维持许久,质量才是产品不行多得的生存要素。不合时宜的成语故事3《汉书》。苏东坡中了进士做了官后,不为名誉所累,一心一意地为国家尽力。无论是朝廷在治理国家时存在的弊端,还是皇帝的错误,苏东坡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经常惹得皇帝和官员们非常不快乐。第7页共16页有一年正月十五,京城中的百姓家家都买灯,挂在门口,为节日增加了不少气氛。很多卖灯的生意人一看生意这么红火,也趁机多做些花灯出售。谁料,宋仁宗颁下一道圣旨,压低花灯的价格,宫中收购全部的花灯,这下可苦了这些小本经营的生意人,不但亏了血本,而且生了一肚子的气,没地诉说。苏东坡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夜写奏章给皇上,反映百姓的心声,指责皇上的错误。在此之前,王安石提出变法革新的主见时,苏东坡主动响应,陈述自己的看法。几件事凑到一起,可捅了马蜂窝。皇帝起先找他的麻烦,一些大臣也趁机排挤他,使他在京城的日子更加难受了。为此,第8页共16页他成天闷闷不乐。这天早晨,苏东坡吃过饭后,拍着肚子缓步走出了房门。走到门口,他随口问自己的侍童:“你们猜猜,我这肚子里边都是什么东西?”侍童蛮有情趣地回答说:“大人的文章名扬天下,当然是文章了。”苏东坡听罢,摇了摇头。另一个侍童接过话头说:“既然不是满腹文章,那就肯定是满腹见识了。”第9页共16页苏东坡听了,只是苦笑地摇摇头。这时,恰巧苏东坡的侍女走了过来。她悟性极高,跟随在东坡左右,也学到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