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燕子》(一)学习目标:1、学会独立随文识字,能借助字典和生活积累,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燕子的特点。3、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二)学习重难点:1、学会独立随文识字,能借助字典和生活积累,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燕子的特点。(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会独立随文识字,能借助字典和生活积累,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燕子的特点。(二)学习重难点:1、学会独立随文识字,能借助字典和生活积累,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燕子的特点。(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四)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一、谈话引入。(5分钟)1、板书课题。2、你见过燕子吗?说说你观察道德燕子。3分钟1、齐读课题,复习书写“燕”。2、自由谈话。2分钟二、预习课文。(13分钟)1、巡视,特别关注阅读有困难的学生。2、提出预习要求,知道预习。3、组织交流,适时点拨。4、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燕子的那些特点?6分钟1、自由轻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独立预习,作批注。3、交流自学情况。4、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作简单的批注:样子、飞行、歇息。7分钟三、按文章顺序整理有价值的问题。1、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有序发言,重点关注朗读。2、指点:在不懂的字、词、1、小组活动:交流预习时已已经读懂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自然段或语句。(15分钟)标点等处提问。3、进一步梳理问题,评价:哪些是有价值的问题?8分钟2、小组活动:提出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组长记录。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提问。7分钟一、拓展性学习。(7分钟)推荐课外其他写燕子的文章。3分钟自由选择阅读相关课外书,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4分钟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巩固识字,学会14个生字,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勾画描写燕子特点的语句,联系上下品读词、句,体会燕子的可爱,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挑选1—2句自己喜欢的句子,与同学讨论好在哪里。(二)学习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燕子的可爱,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2、能挑选1—2句自己喜欢的句子,与同学讨论好在哪里。(三)课前准备:课文插图、字词卡片。(四)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6分钟)1、简要版书或请学生板书燕子的特征、飞行、歇息。2、个别指导,适时点拨:朗读、评点好词佳句。3分钟1、思考自己最喜欢燕子的什么。2、浏览课文,选读自己喜欢的1~2个自然段,初步品读。3分钟二、品读课文(27分钟)。1、指导品读第一自然段。(1)指导怎样逐句朗读,找出描写燕子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联系前后文深入理解课文,想象情境,体会情感。(2)指导小组成员有序发言,学会倾听并适时对话。(3)可以示范燕子不同的外形方法,如:简笔画等。(4)重点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词语: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2、与上一环节相同。重点指导理解、体会、有感情的朗读句子。13分钟1、学会品读第一自然段。(1)独立阅读,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了解写作顺序。(2)勾画相关语句,反复朗读,想象画面,体会情感。(3)有序发言,用不同地方法展现燕子的可爱,可以朗读、边读边表演、边读边画、先贴燕子图再读、边度边观察插图。(4)全班交流:齐读,突出描写燕子的特点及对应词语,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背诵第一自然段。2、品读第二自然段。学习环节同上一个环节。全班有感情的14分钟3、指导品读第3自然段。(1)指导怎样逐句朗读,找出描写燕子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联系前后文深入理解课文,想象情景,体会情感。(2)指导小组成员有序发言,学会倾听并适时对话。(3)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