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文本与生本之间的有效契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狗包弟》教学设计兰州市第五十九中学周稳娥一、教学改革与设计思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多重对话关系以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对话为中心。只有科学定位彼此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一)立足文本——语文教学的必要基础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新课程理念、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载体。一篇篇文质兼美的的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具有生命的灵性的文本,文本无疑是师生对话的主要凭借。教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意义的劳动,获得成就的前提是教师要把教材弄懂、弄熟、研究透。当然,“用教材教”的话语背景,要求教师深入教材,再跳出教材。“教学上这法那法,研读不透教材就是没法”。文本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对文本的架空,就意来看失去语文课的根基。(二)凸显生本——课堂教学的应有指向“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新课标对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部分的教学建议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阅读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这一阅读主体的作用,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在《小狗包弟》教学活动中笔者做到了以学定教,依据学生预习中反馈的问题,确定教学重难点;侧重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让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触;搭建探究平台,展开充分讨论,让学生自主生成等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是本篇教学设计的明确指向。(三)有效主导——优质教学的有力推手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也不排斥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对文本形成初步感知,形成与文本的张力;通过生生对话,作为阅读个体的学生相互启发,有助于文本新的意义的创造;而建构在此基础上的师生对话,达到一定程度的张力消除,最后实现学生与文本的视界融合。教师主导的主要意义在于发挥教育智慧,运用教育艺术,努力在文本与生本之间搭建对话桥梁,更好地调动学生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心灵交流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行为。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以文本为凭借,着眼于生本发展,语文教师应成为实现新课程课堂从“文本”走向“生本”的主导推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性发挥的有效程度决定着文本与生本之间的契合深度。二、基于新课改的《小狗包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把握主旨的方法⑵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2、过程与方法:⑴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⑵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⑴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⑵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重点】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教学过程】(一)作家与作品(对联导入,并利用回顾作家作品)寒夜中,斗志激扬追觅繁星,誓除黑雾急呼雨电憩园里,闲情难有再擎爝火,彰显大家光照春秋这是一副纪念一位中国文人的挽联。这副挽联,不仅概括了他一生的追求,还融入了这位文人一生中8部代表作品。这位中国文人是?(几部代表作品)巴金说,自己的写作就是为了说心里话,发出内心的呐喊。在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里程碑”的《随想录》里,巴金直面“文革”灾难,正视人格扭曲,再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今天,我们一起来拜读《随想录》中的名篇《小狗包弟》,品味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个中真意。(二)整体感知(利用文眼,提纲挈领,快速突破)在初中,老师就告诉了我们,散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形散神聚”,神就是“文章的主旨情感,一篇散文中最传神的句子应该就是“文眼”了。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本,找到本文的文眼。提示: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朱自清《荷塘月色》有“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郁达夫《故都的秋》有“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早,来得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