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二课时)主备人:刘权审核人:缪新亮〖教学目标〗1.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2.掌握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来定性定量地分析化学平衡问题。3.了解平衡移动原理的重要意义,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教学方法建议〗实验探究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1)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探究活动(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让同学复述勒沙特里原理,然后提出并演示,铬酸根呈黄色,重铬酸根呈橙色。在水溶液中,铬酸根离子和重铬酸根离子存在下列平衡:提问:(1)若往铬酸钾溶液里加入硫酸,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2)再加氢氧化钠溶液,颜色又有什么变化?(3)若又加酸溶液,颜色将怎样变化?(1)含溶液中加入硫酸,由于浓度增加,上述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浓度增加,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橙色。此时溶液颜色与溶液的颜色相同。(2)再加入溶液,由于中和溶液中的,使溶液中浓度降低,上述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浓度减少、浓度增加,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黄色。(3)又加硫酸,溶液由黄色变橙色,理由同上。按照下表操作栏实验,观察现象。解释颜色变化原因。操作现象解释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学习压强对平衡移动影响的时候,要注意的一点是,当增大平衡体系压强,混合物由各气体组分的浓度以同等倍数增加,但是,这种气体物质浓度的等倍数增加,不见得会使正、逆反应速率等倍增加。例如当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时,;如果此时把压强增大一倍,则均为原平衡浓度的两倍,这种浓度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是:这就是说当把压强增大一倍时,虽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了,正反应速率是原平衡速率的8倍,逆反应速率是原平衡速率的4倍。所以,增加压强会使平衡向生成三氯化硫的方向移动,也就是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又如下述平衡体系:1体积2体积是1体积,是2体积,当增加压强时,逆反应速率增加的多,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气体分子数相等,即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如:压强变化,并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总结如下: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增大压强,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如果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气体分子数相等时,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平衡混合物各组分均为液相或固相时,改变压强平衡也不移动(3)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探究活动(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溴化钾,发生下列反应:蓝色绿色将上述平衡体系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颜色怎样变化?冷却后,颜色又怎样改变?做实验检验你的答案。在试管中加入0.1M的溶液5毫升,再加1M溶液2毫升,观察所得溶液的颜色。倒出3毫升于另一试管,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与没加热的溶液对比)。等加热的试管稍稍冷却后,把试管浸入冷水中,观察颜色变化。平衡体系温度升高,溶液的绿色加深;冷却后,颜色又变浅。[仪器和药品]1.学生用:烧杯(50毫升)、滴定管2支、量筒(10毫升)、搅拌棒、试管、石棉网、铁架台(附铁杯)、保温瓶(贮开水)、酒精灯、火柴。3M氢氧化钠溶液、3M硫酸溶液、0.5M氯化铁溶液、0.1M硫酸铜、1M溴化钾溶液。2.讲台上公用:1M铬酸钾溶液0.5升、1M重铬酸钾溶液0.1升。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取决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对于正反应方向是放热的平衡体系,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是吸热的平衡体系,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例如:(红棕色)(无色)升高温度,红棕色变深,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红棕色变浅,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总结】化学平衡的移动是由于浓度、温度、压强的变化,使。当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催化剂能等倍地增加正,逆反应的速率,不能造成平衡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