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勤廉指数测评实施意见开展村级“勤廉指数”测评,是新形势下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对保持基层党员队伍纯洁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村级“勤廉指数”测评水平,健全测评工作机制,提高测评公信力,根据十一届市纪委二次全会的部署,结合各地实际,就20XX年全市村级“勤廉指数”测评提高年的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把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立足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局,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战略思考。通过学习借鉴一切先进工作理念,以公开标准化、测评规范化、反馈即时化、整改刚性化、指数模型化为导向,创新思路,完善制度,推动全市村级“勤廉指数”测评工作提档升级,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保证。二、目标要求到20XX年底,各地在近年来创新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明确标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使“勤廉指数”测评在五个方面实现新提高。(一)公开标准化。坚持动态的、不可逆的公开,保证公开内容全面、真实和客观;公开载体贴近群众、灵活多样;公开效果赢得群众满意,既使群众看得懂,看得到,又能激励群众乐意参与村级事务监督、管理。(二)测评规范化。坚持让民意真实、有效地释放,规范和改进指数测评的程序、时间和方式,在继承第三方入户调查等经验做法的同时,探索和推行保密写票、无纸化投票,每年开展两次测评(1月和7月),保证群众完全自主、真实、充分地表达意愿。(三)反馈即时化。坚持以即时、有效的反馈保证村级第1页共4页“勤廉指数”测评的公信力,明确反馈时限标准,推行现场计票、即时公开等做法,使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测评结果。(四)整改刚性化。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认真分析测评结果,找准基层工作中的不足,摸清问题解决的路径,明确整改落实的要求,保证群众关注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五)指数模型化。构建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村级“勤廉指数”测评模型,强化指数计算、动态监测、应用分析等模型功能,准确分析、科学预测村“两委会”和干部的勤廉状况。三、重点任务根据“五个化”的目标要求,20XX年,各地要着力抓好“五个一批”任务,不断提高村级“勤廉指数”测评工作水平。(一)出台一批制度规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全面总结基层工作经验,抓紧形成一批制度规定,构建具有特点的“勤廉指数”测评制度体系。抓住“勤廉指数”测评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流程,进一步优化村级公开、民意调查、保密投票、有效反馈和指数分析等制度设计,尽快出台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规定。强化测评制度执行力,加大对乡镇、行政村和涉农社区“勤廉指数”测评的指导和督查,保证指数测评规范、有序地进行。(二)落实一批创新举措。积极应对形势发展的变化,不断创新公开、测评、反馈的措施,广泛运用新媒体、传统媒介等载体,建立“勤廉指数”测评网络频道,开设村民微博和民生茶馆等栏目,实现干群在线互动沟通。进一步强化保密写票、投票措施,改进测评流程和方法。积极推行无纸化投票,运用指数测评管理软件,实时采集评价信息,现场汇总统计数据,即时公开测评结果,提高结果反馈效率。建立健全评价指标数据库,奠定“勤廉指数”测评模型工作基础。(三)解决一批民生问题。切实强化“勤廉指数”测评的整改工作,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抓好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后续工作,维护村级集体资产、第2页共4页资源和资金所有权的安全完整。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矛盾和问题。严格执行农村建设用地法律规定,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强化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工作督查,严肃查处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贪污侵占、假公济私、办事不公等行为。(四)培育一批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