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丽江束河导游词丽江束河导游词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巡游时的讲解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丽江束河导游词,欢迎阅读与保藏。丽江束河导游词1束河古镇处于丽江全部景区的核心部位,是巡游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从丽江古城第1页共27页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程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束河坐东朝西,背风向阳,村后山林为玉龙山南下之余脉,山形秀丽,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丽江木氏发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堪舆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预言文化昌盛,兴盛发达。第2页共27页村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澄澈、波光闪耀,分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后、菜园田边穿流而过,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由于茶马古道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后,该地成为滇、川、藏交界地域内闻名的“皮匠村”,出产皮鞋、皮货、麻线、铁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踪迹走遍茶马古道的每一个角落。公元680年,吐蕃南征,在丽江设立"神川都督府",茶马古道由此起始:唐明皇禁茶入藏,促成滇茶进藏;宋王朝的军事须要,刺第3页共27页激"茶马互市的旺盛";于是,从元、明以来到近代,茶马古道成为滇、藏、川之间经济文化沟通的纽带。茶马古道起于滇南,经过大理、丽江、迪庆、拉萨,止于印度,贯穿中国西部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最具魅力的"三江并流"和"香格里拉"地域,特别引人关注。《茶马古道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特地探讨并展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也是丽江市第一家从事普洱茶文化探讨、宣扬、推广的专业机构。茶马古道博物馆由《序厅》、《史事1厅》、《史事2厅》、第4页共27页《束河厅》、《皮匠厅》、《茶马风情厅》、《茶艺厅》、《影响资料中心》等8个部分组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茶马古道的起始时间、线路和重大历史事务,是人们了解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博物馆的建筑原是400多年前木氏土司"束河院"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大觉宫壁画"为江南闻名画家马萧仙作品,始终保存到现在,笔法洗练,技术精湛,保留了唐代画风,199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爱护单位。耕牛在古老的村寨内健步而行,丛林般的粮架耸在青龙河畔,构成纳西族农耕文化的图腾标记。第5页共27页古老的石桥,光滑的石板路,高突的上马石,马锅头的豪宅,还有马鞍、马铃、马灯、皮口袋、酥油桶,以及来自印度、尼泊尔、西藏的各种旧货,抚今追昔,让你浮想联翩。丽江束河导游词2束河古镇处于丽江全部景区的核心部位,是巡游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第6页共27页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束河坐东朝西,背风向阳,村后山林为玉龙山南下之余脉,山形秀丽,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丽江木氏发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堪舆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预言文化昌盛,兴盛发达。村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澄澈、波光闪耀,分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后、菜园田边穿流而过,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第7页共27页由于茶马古道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后,该地成为滇、川、藏交界地域内闻名的“皮匠村”,束河古镇出产皮鞋、皮货、麻线、铁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踪迹走遍茶马古道的每一个角落。丽江束河导游词3束河位于丽江城北,沿柏油公路向雪山方向行驶,约五公里处左转,进入一碎石路段,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