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内容:教科书122页15-20。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复习,提炼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用图表的方式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2、熟练计算各个平面图形的面积,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3、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系统图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用图表的方式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复习相关知识,归纳知识点。教学过程:一、回顾相关知识点。(2分钟)1、直接揭示: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整理复习课,复习的内容是……学生齐读课题。2、关于平面图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说,教师出示,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顷,平方千米)3、刚才我们一起回忆了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手势),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想一想,怎样整理,才能清楚反映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呢?4、看来我们不少同学都有自己的方法。先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方法,然后选取小组中最好的方法,整理这些知识点。注意:整理的时候,现将各个知识点摆在合适的位置,然后用胶棒固定,最后用笔写一写,画一画,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听清楚了吗?小组合作开始。二、整理归纳形成系统图表。(6分钟)1、学生分小组整理,一组上黑板整理。2、按照先后顺序分别展示汇报:(1)分块整理①你们小组是怎么整理的?(重点解释:为什么把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放在一起公顷和平方千米放在一起,归纳出大类:面积计算,面积单位)②这样分类整理有什么好处?(清楚)像这样整理的还有这几组。板书:分块清楚明了(2)有序整理①这一小组也是分块进行整理的,看一看,和前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②排列的顺序不一样,你更同意哪一个?③看来他们不但注意了分块整理,还做到了有序整理。④有顺序的整理有什么好处?(便于回忆)板书:有序便于回忆⑤这是什么意思?(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⑥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反应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板书:反映联系3、现在和原来比一比,感觉怎么样?(清楚,内容丰富,能够反应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三、复习各个知识点(6分钟)下面我们就来看着我们同学自己整理的这张图表,具体地回忆一下:1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怎样推导出公式的?(演示)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怎样推导的?(演示)这里的除以2表示?3、梯形呢?怎样推导的?(演示)4、什么是公顷?(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是……?5、什么是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进率是……?6、那公顷和平方千米呢?7、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不但整理了相关的知识点,还完善了其中的内容,下面我们趁热打铁,练一练怎么样?四、开展练习。(26分钟)1、填一填(1分钟)利用我们刚才复习的进率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122页第15题,学生口述,挑选其中的两道题目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判一判(6分钟)(1)刚才是动动口,,下面请你动动手,用手势表示判断的结果。读完题目后我说出的时候你再出手势。(2)出示:1.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和它同底等高的长方形。2.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怎样改就正确了?3.两个面积相同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什么样的梯形才能拼成呢?)4.平行四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找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内面积最大的三角形吗?为什么它是最大的呢?除了这个,还能找出符合要求的其他三角形吗?还有吗?能找到多少个?它们的面积都相等吗?为什么?(同底等高)这些三角形都符合要求,那我们可以说,什么样的三角形,它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算一算(4分钟)看来概念大家掌握的不错,计算你行吗?打开书122页第16题,请你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汇报,统计正确率,纠正错误。(计算要细心,注意不要忘记除以2,为什么要除以2。)3、用一用。(15分钟)(1)刚才我们复习的概念和计算是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