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D.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5.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0~8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0~4s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第4s末速度最大C.物体在第8s末离出发点最远D.物体在第6s末速度的大小为1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小物块放在静止的小车上,物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现用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关于木块的加速度am和小车的加速度aM的大小,下列选项可能正确的是A.am=2m/s2,aM=1m/s2B.am=1m/s2,aM=2m/s2C.am=2m/s2,aM=4m/s2D.am=3m/s2,aM=5m/s217.在同一水平面内有两个围绕各自固定轴匀速转动的圆盘A、B,转动方向如图所示,在A盘上距圆心48cm处固定一个小球P,在B盘上距圆心16cm处固定一个小球Q。已知P、Q转动的线速度大小都为4πm/s。当P、Q相距最近时开始计时,则每隔一定时间两球相距最远,这个时间的最小值应为A.0.08sB.0.12sC.0.24sD.0.48s18.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质量m=0.5kg的物块,处于静止状态。以物块所在处为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x轴,重力加速度g=10m/s2。现对物块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F随x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若物块运动至x=0.4m处时速度为零,则物块在下移0.4m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A.5.5JB.3.5JC.2.0JD.1.5J19.一行星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速度为v,已知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星运行的轨道半径为B.行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C.恒星的质量为D.恒星的密度为20.如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5.0×104N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1.0×105NC.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都将减小D.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都将增大21.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同时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sin37º=0.6,cos37º=0.8,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B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同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C.物块A、B运动到传送带底端时重力的功率一定相等D.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3绝密★启用前2015届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Ⅱ卷注意事项:第Ⅱ卷11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三、非选择题:共14题,共174分。22.(8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在A、B两点固定两个光滑定滑轮,用一个轻绳跨过两滑轮悬挂钩码组N1、N2,用另一轻绳C在O点打一结,悬挂钩码组N3,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记录各组钩码个数。回答下列问题:(1)改变钩码个数,可以完成实验的是。A.钩码的个数N1=2,N2=2,N3=4B.钩码的个数N1=3,N2=3,N3=4C.钩码的个数N1=4,N2=4,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6(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必须的一个步骤是。A.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用刻度尺测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你认为甲、乙两图合理的是________图。(填“甲”或“乙”)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