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子不学》教案VIP免费

《子不学》教案_第1页
1/2
《子不学》教案_第2页
2/2
《子不学》教案东园学校成利波教学目标1.诵读《三字经》原文“子不学,非所宜……”一段。2.让学生懂得从小好好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的道理。教学准备收集名人从小刻苦学习的故事。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几个小朋友,讲《爱迪生的故事》《凿壁偷光》《程门立雪》的故事。2.看了这几个小朋友的做法,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想法?二、配乐诵读,品味解意:1.师范读原文。2.认读生字。3.领读原文。4.多种形式朗读(小组自读、指名汇报读、男、女生读等)5.边读边探究。原文: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6.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2)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7.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8.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我们最先要做到的。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1.看了今天的这几个小故事,同学们都是怎么想的呢?2.你还知道哪些名人从小爱学习的故事呢?3.你现在都是怎样学习的呢?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打算呢?四、总结。齐背《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子不学》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