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老师,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教学目标:第1页共129页1.相识长度单位米,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初步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2.知道1米=10分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培育对数学的新奇心,增加与他人合作沟通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教学重点:1.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相识1米=10分米=100厘米。2.会测量身边规则物体的长度。第2页共129页教学过程:一、持疑引入1.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孩子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长度单位,是哪两个?(厘米、分米)厘米、分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用字母怎样表示呢?(厘米用cm表示,分米用dm表示。)2.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分米作单位合适吗?课前大家预习了,你觉得用什么作单位好呢?(米)3.揭示课题。米是国际长度单位,用字母m来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常用米作单位。今日我们就要来相识米(板书课题:第3页共129页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二、探究疑释(一)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1.学生轻轻握住米尺的两端,让学生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老师再抽掉米尺,学生接着感知1米的长度。2.学生闭上眼想想1米有多长。3.学生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4.抽生汇报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5.学生汇报沟通: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选用米做单位。第4页共129页(二)视察米尺,相识1米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视察米尺,并把自己的发觉记录下来。2.集体汇报沟通(小组汇报员汇报自己所在小组的发觉)。(1)米尺的长度是1米,(2)米尺上有100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厘米,100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00厘米,所以1米=100厘米。(3)10个小格的长度是1分米,100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0分米,所以1米等于10分米。(4)1米=10分米=100厘米第5页共129页(三)用学生尺拼1米长。1.老师出示20厘米长的学生尺,学生猜一猜:1米里面有几把这样长的学生尺?2.拼一拼。活动:要求2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拼啊。其他同学在桌上对着米尺拼一拼。小结:小挚友们,刚才我们通过拼学生尺,再次知道了1米实际有多长。下面,我们以米为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四)量黑板的长和宽1.学生估一估教室前后的黑板大约有多长有多宽。第6页共129页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和宽(1)抽生汇报:在测量黑板的长和宽时要留意什么?(卷尺的0刻度要和黑板的一端对齐;卷尺要和黑板的边沿保持平行。)(2)量黑板的长和宽:一个小组测量教室前面黑板的长和宽,一个小组测量教室后面黑板的长和宽。(3)抽生汇报测量的结果。(五)测量小组成员的身高1.抽生汇报可以用哪些方法测量身高?2.学生思索测量身高时要留意什么?第7页共129页3.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测出本组全部成员的身高。4.小组汇报员汇报本组成员的身高。5.老师抽测其中一组,检验他们的测量是否正确。三、归纳点拨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什么作单位?1米有多长?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测量物体长度时要留意什么?四、拓展延长1.填空(大屏幕出示练习题目)2.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8页共129页五、反思总结孩子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六、课后设疑这节课相识了长度单位米,学会了测量规则物体的长度,那么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怎样测量呢?下去以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测量树干一圈的长度和小组成员的腰围。大家思索一下可以用哪些方法测量树干一圈的长度和小组成员的腰围?下次上课请同学来汇报。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2教学目标:第9页共129页1.结合实际问题,经验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2.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实力。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育学生对数学的新奇心,增加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