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预案(第三课时)预设目标:1.探究通过“意象”进行抒情的原理。2.探究《荷塘月色》的主题。3.学习“通感”的表现手法。4.探究《荷塘月色》所体现出的朱自清的散文风格(根据课堂进度而定)教学设想:一、导入:“我是扬州人。”我是庆阳人。——你是哪里人?二、关于“意象”:1.“意象”的引出,利用我的《山鸟博客》上的作品(目录),说明作品意象的选取与作者的生命轨迹有关。2.找出《荷塘月色》中的主要意象:香草(荷花)、美人、月……3.关于“意象”的资料,见我的专著《诗歌鉴赏基础》第五章《意象》p29。三、《荷塘月色》的主题:1.由《荷塘月色》主要“意象”的探究,自然而然过渡到主题的探究。2.《荷塘月色》的主题的讨论的(可能)生成:精神家园的沦陷与可能寻找的慰藉……四、通感:1.关于“通感”表现手法的资料,见我的专著《诗歌鉴赏基础》第十二章《通感》p85。2.用“通感”表现手法造句。五、探究风格(根据课堂进度而定):探究《荷塘月色》所体现出的朱自清的散文风格,检查课后习题第三题自主学习的成果。六、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第三课时)1.意象:(香草美人)2.主题:(家园)3.通感:(移觉)4.风格:(“蔷薇”)布置作业:1.课外研读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2.预习《故都的秋》。课后反思:附录:执教者简介李小宁中学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中学语文》《语文学刊》《教育艺术》等报刊发表教学论文40多篇。已出版《石头与花朵》教育教学专著1部、理论专著《诗歌鉴赏基础》1部。先后在《诗刊》《北京文学》《诗潮》《诗歌月刊》《散文》《飞天》《散文诗》《葡萄园诗刊》(台湾)等期刊发表文学作品400多篇。已出版《流觞》《流亡的翅膀》《给欣尔的玫瑰》《采绿》等文学著作5种。李小宁电话:13830006900信箱:shanniao2@163.com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hanni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