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同桌之间听写生字词。一、齐读课文一遍,在课后作业的基础上解决本课的优美词汇和语句,反复诵读。小组交流:(1)我最喜欢的(不懂的)一个词语或者成语。(预设:冶炼、结晶、轻盈、神形兼备、协调,教师可以在倾听学生交流之后作适当引导,课件展示以上词语的解释,还可视学生理解情况作造句练习。)(2)我最喜欢的(不懂的)一句话。(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评,课件展示部分预设:1、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2、用这个中外驰名的古代工艺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颇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3、马踏飞燕没有辔头有璎珞尾巴打了个结为什么说是中国特色和风格?因为璎珞是中国传统的发饰,所以说是中国特色和风格)(3)我最喜欢的(不懂的)一个段落(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评,课件展示部分预设:1、第一自然段:言简意赅,点名主题。2、第三自然段:从整体的角度细腻入微、栩栩如生地描写了“天马”奔放自如的艺术造型。3、第六自然段:补充介绍天马的相关常识——又称《马超龙雀》、《铜奔马》,青铜制,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0厘米,制作于东汉时期,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墓,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骏马在中国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强大的骑兵也曾经是汉朝反击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安定必不可少的军事条件,所以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因此,大量骏马的形象出现于汉朝雕塑和工艺作品中,其中最令人赞叹的就是这件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二、总结每一段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小组交流,教师点评,总结课件展示:课文共7个自然段,按照说明的顺序可分为五部分。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天马”被我国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本段言简意赅,点明主题。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第三、四、五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的外形特点。这部分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来写的,细腻入微、栩栩如生的描写了“天马”奔放自如的艺术造型。第六自然段,介绍了“天马”名称的由来。突出“天马”构思之巧妙,设计之奇特。以“龙雀”为底座,让人不仅感叹这件艺术品设计的精妙绝伦,也让人惊叹于东汉时期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第七自然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说明“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的意义:象征中华民族坚毅向上、昂扬进取的民族精神)三、解决问题(学生交流,教师点评引导即可)1、作者陈树青怎样描写“天马”的?2、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为什么不采用“马踏飞燕”、“青铜奔马”等称呼?四、小结:学了本文,我们不仅了解了天马的相关知识,还知道了它所象征的中华民族坚毅向上、昂扬进取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五、布置作业:小练笔: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借鉴课文的说明方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板书设计:历史悠久天体态轻盈神形兼备严谨马旅游标记艺术品杰作细致含义深刻中国特色和风格负责名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