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轻教师职业压力昨天下午,我们文化名师研修班有幸请到了杨老师为我们解答“如何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这一问题。大家的交流,杨老师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通过交流,我了解到教师的职业压力来自多方面:一是教师的角色冲突: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教师往往扮演着多重角色,如知识传授者、心理保健者、研究者、创造者、同事、学生的朋友、留守子女的“父或母”等。每一种角色都要求教师满足人们的期望值,这使得教师极易产生角色冲突,进而导致职业倦怠。二是工作负荷太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还要制定各种计划,并力求教案,计划等完美无缺,以备检查。而事实上,教学是复杂而又灵活的活动,岂能是靠“写”解决的。同时,读书笔记、工作日记、听课笔记都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学习以适应新形势。繁杂的工作,名目繁多的评比,极多的会议,都使老师超负荷运转,身心处于衰竭状态。三是学生的厌学情绪:现如今由于社会吸引学生的东西太多,越来越多的学生视学习为一种“负担”。教师面对学生漠然的表情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学生不遵纪、不完成作业缺乏理想和学习目标,使得教师身心俱疲而产生倦怠。面对此种情况,作为教师我们不会弃之不做,我们也不会另寻新路,难道我们就这样倦怠下去吗?我们深知: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够健康,就会对教书、育人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不仅工作量多、学科繁杂、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而且工作时间长。很多教师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特别是担任班主任的老师,经常需要早出晚归,工作超负荷身体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健康。在讨论中,我找到了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方法:这就首先要求我们上级主管部门要理解和体谅教师。教师的职业是培养人的活动,只要他们尽职尽责,倾注爱心,较好的完成了工作任务,就是称职的、合格的。因此,上级主管部门要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规定,给教师“松绑”、“减压”。通过政策导向,引领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避免出现“应付主业,关注副业”的不良现象。第二,我认为教师应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休闲时间:做到劳逸结合,让自己放松下来,同时还要正确认知压力,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注意学校制定的考核细则,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丢分,认真工作,即使少拿点绩效工资,自己内心会感到平衡。第三,教师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的要求,都应该是凡事尽力就可以了,尤其是对初三和高三的学生更要减压。第四,不管在平时多么厌倦,但一上课堂都不能混孩子。孩子是无辜的。我们身为教师,自己也有孩子,也在求学,从良心上对得起求知的孩子,也是一种心情的释然。第五,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提升自己。练就过硬的教学本领,在教学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取得领导和同行的认可,就不会感到有压力。第六,面对考分应该:一是重过程,一般来讲有了过程就有结果;二是重方法,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力求让学生自动自发地学习;三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杜绝强硬野蛮灌输的教学方法;四是倾心付出,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五是面对事实,放弃过高的成就欲望。学生考分高低的形成因素有很多,只要教师竭尽全力了,即使是倒数第一教师也应该心安理得。教师有压力,但要保持乐观态度。“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当你看到学生认真书写的作业时,当你听到已毕业学生的电话祝福时,当你听到你的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时,你就会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一轮的燃烧中。我们所要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幸福的生活不会天天有,但自己寻找的幸福却一直能拥有”!我想对所有的老师说:把付出当作一种快乐,当我们为周围人带来幸福的同时,自己也享受到了幸福。面对压力,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不要把名利得失看得太重,你就会满身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