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高考作文命题的常见形式1.命题作文2.话题作文3.材料作文三者相比,最难写的是材料作文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比较热衷于材料作文。纵观2011年十七道作文命题,话题作文基本上淡出高考的历史舞台(仅有重庆卷是话题作文),纯标题作文4道,余下的12道作文题全部是材料作文。宁夏自2007年使用新课标卷以来,五年中有四年的作文是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相比命题作文更加具有灵活性、新鲜性和开放性,这样一来,更能发动考生的主动性,不至于没有话写,也不至于瞎编乱造,写一些陈腐刻板的东西。因此材料作文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成为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主流。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对于材料作文,审题是高考作文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审题正确了,后面的立意、选材、构思、行文等等就不会脱离开题目的要求。审题出了问题,就会差之毫厘而谬以千里,后面的步骤做得再好,也难以取得高分。针对文字类材料作文,我们该如何审题立意呢?高考材料作文一般包括文字类材料作文与图画类材料作文,而以前者为多。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真的会审题吗?审题误区:审题不是简单地读一遍,写感受;审题不是简单地读一遍后进行扩写;审题不是任意地找一个词或一句话,写评论、写故事。注意:材料作文的审题忌一步到位,还没有读懂材料,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就写,往往偏离题意,审题应按步骤操作。文字类材料作文的基本审题步骤是:第一步,认真阅读材料,弄清材料主要说了什么;第二步,仔细分析材料,找出多个写作角度;第三步,根据自己优势,选定最易发挥才情的一个角度;第四步,“联想”实际立意(联想:历史/现实);其中最关键的是:选准角度找角度一般可以这样界定:1、要明确材料出现了几个对象(人或物),主要对象是什么,次要对象是什么。2、看每个对象有什么言行或者表现,并简单对其作个判断,这些言行或者表现“对与不对或好与不好”,是“表扬与批评或弘扬与摒弃”。3、根据对错、好坏、褒贬的情感审美,提出一个为什么,然后回答,并开始总结。例:薛谭跟秦青学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全部技艺学到手,就以为自己学的很好了,便告别老师回家。秦青也没有阻拦他,而是在城外的大路旁给薛谭饯行。秦青轻轻打着拍子,高唱了一支动人心弦的歌。他高亢的歌声振动了林间的树叶,美妙的音响留住了天上的行云。这时,薛谭才醒悟过来,赶忙向老师道歉,要求留在老师身边继续学习。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材料中出现了两个对象,薛谭和秦青,而主要对象应该是薛谭。接下来我们就要关照他的言行了。一开始,他还没有把老师全部技艺学到手就告别老师,这一举动是不对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他做事情浅尝辄止,虎头蛇尾。浅尝辄止有什么好?对他个人来说只是得了其中一部分而已,要想具有老师那样的才能炉火纯青的演技更是痴人说梦。参考立意:1、浅尝辄止要不得2、好的开始不一定意味着成功3、做事要善始善终后来当他听到老师的一首美遏行云声振林叶的歌之后幡然醒悟,决心留下来继续学习。这一行为表现无疑是正确的可贵的。理由是他具有知错就改的精神,敢于承认错误。参考立意:1、知错就改是可贵的。2、能够改进就是进步3、要敢于承认错误另一对象是秦青,看其言行他对薛谭的行为没有苦口婆心地大讲特讲一堆道理,而是用自己精湛的演技说服了薛谭。他的行为是好的,有效的。理由是他善于教育学生,能根据学生的特点,会相机诱导学生。参考立意:1、言教不如身教2、教育要因势利导3、提高教育艺术省一次统测作文:两个大学生和一个年轻农妇到一家旅游文化公司应聘。招聘者说:“你们都有什么专长?”两个大学生都回答说:“我是大学生!”农妇说“我没有文凭。”说完拿起一把剪刀,一张纸,马上就剪出一幅精美的剪纸艺术作品。公司拒绝了两位大学生,招聘了年轻农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立意:1.大学生的角度:2.农妇的角度:3.招聘者的角度:1.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