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项【教学目标】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同类项。2.能熟练地合并同类项.【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教学难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教学,学生通过观察、类比、讨论和交流等自主探索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语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现实生活中,脾性相投的人总会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当我们走进超市一排排同类商品码在一起,既美观、整齐,又便于寻找.(展示超市商品摆放图片)。其实,数学中许多知识也体现了这样的规律,它们有共同的特征。比如,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同类项”。[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例子出发,将生活中的分类思想引到数学中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起学生进行探索活动的热情,为下面判断和识别同类项作好铺垫。(二)自主探究一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有______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在多项式的上述各项中,你认为那些项可以归为一类?这些被归为一类的项有什么共同特征?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小组内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达成共识。)[设计意图]学生类比前面分类的经验,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最终能够按照字母及其指数相同正确分类,使同类项的概念引出水到渠成。同时这个问题既渗透了分类思想,也为同类项这一概念的产生和建立奠定了。讨论归纳: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考考你:下面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1)2x2y与–2x2y(2)4x3y与5xy3(3)3abc与3ab(4)-3mn与2nm(5)23与m3(6)-4与85教师再次强调,同类项的两个相同:①所含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等想一想1.你能写出-x2y的一个同类项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2.如果3xm+1y与-x2y是同类项,那么m应取何值?(考查同类项的概念)(三)自主探究二1.自学内容:自学课本140页例题1,并完成下列问题。2.问题:(1)结合同类项时应用了什么运算律?(2)合并同类项,实际上是合并什么?(3)字母和字母的指数有何变化?例题点拨:解:3x2y-4xy2-3+5x2y+2xy2+5=(3x2y+5x2y)+(-4xy2+2xy2)+(-3+5)=(3+5)x2y+(-4+2)xy2+2=8x2y-2xy2+2[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主学习能力。结论:同类项的合并:同类项的系数相加,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请你诊断:下面是马虎同学做的4道题,如果每道题25分,请你判断,他能得多少分?(1)3a+2b=5ab(2)5y2-3y2=2(3)3ab2-3b2a=0(4)2x+4x=8x2做一做:合并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1)3x3+x3(2)xy2-5xy2(3)4x2-8x+5-3x2+6x-2(4)4a2+3b2+2ab-4a2-3b2回顾反思: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哪一位同学表现的最好?[设计意图]及时回顾总结,让学生有一个反思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思考探究:有这样一道题:“当x=7,y=-1时,求多项式2x2-3xy+2y2-2xy-2x2+5xy-y2+1的值”。马虎同学做题时把x=7错抄成x=-7,小明同学没抄错题,但他们做出的结果恰好一样,你说这是怎么回事?[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刚掌握的知识,拓展提升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作业布置:课本练习1.2.3《6.2同类项》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青岛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第2节的第1课时―—同类项的概念与同类项的合并方法。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运算的延伸与拓展,是简化数学运算的常用方法,对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进一步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另外,同类项的识别与合并是进行整式加减运算的基础与关键,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生活现实出发,使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同类”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几组单项式,找出每组单项式的共同点。通过观察、对比、猜测、交流等数学活动,概括出同类项的概念。通过解答情境导航中的问题,利用分配率,把两个单项式合并,给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然后,利用例1的解答总结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