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王浪利本学期承担七、八、九三个年级6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为了保证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作如下安排:一、指导思想根据平川教育局2015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真正把握住教学这个生命线。坚持把经营高效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新增长点,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决战课堂,减负提效,在反思中致力于有效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中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会学地理”。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原则,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开展养成教育、感恩教育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勤学、乐学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所教学的班级中,大部分学生思想觉悟高,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三、教材分析七年级地理:第一部分是亚洲,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需要识记亚洲的重点国家的名称,位置及重要国家的风土人情、物产矿藏等。第二部分是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这几个国家关系密切,不仅在历史而且现在都和我们进行经济贸易往来,掌握这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历史文化、对于每位同学都有重大意义。第三部分,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第四部分西半球的国家,包括美国和巴西。第五部分,极地地区各章节相互联系,各个国家相互关联,不能孤立地学习某一部分。八年级地理:本学期主要是学习中国的地域差异,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设计比较合理的教学模1式相当关键。在教学中可以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主要地位,教师通过讲解带领学生掌握主要的知识点,对于区域地理可以指导自学的学习方法,以达到相应的目的。九年级地理:尽快复习完第四册地理课本,然后转入全面复习,通过对学生强化训练,适应去做灵活性强、跨度大的题目,适应中考。四、教学设想1.根据平川教育局提出的“高效课堂推进年”活动,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继续探索运用情境探疑教学技术,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3.本学期开始使用电子教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远程教育资源,切实做好地理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五、重点和具体措施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进一步确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有效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认真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开放教材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2.追求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课堂。要适应高效课堂建设的需要,进一步丰富教学常规“六有效”体系的内涵,通过“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有效辅导、有效教研、有效评价”的进一步落实,通过评价方式的变革引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效率和效果。尝试使用“情境探疑”教学模式实验所取得的成果,拓展和深化“情境探疑”教学模式实验,学习小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