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灾难之中的救护教学目标:1、懂得虽然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但采取合适的自救自护措施,会减少或避免一些伤害的道理。同时通过演习训练,掌握和提高一些自救自护的能力。2、在灾害面前,了解国家援助、国际援助、以及公益援助,让学生感受爱心及互助的情感。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及在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懂得虽然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但采取合适的自救自护措施,会减少或避免一些伤害的道理。同时通过演习训练,掌握和提高一些自救自护的能力。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自然灾害中自救自护等方面的资料,了解一些自救自护的方法,如遇火灾、泥石流、雷电等如何安全逃生的知识。2、师生共同在课前调查了解世界救护救济组织;了解其性质、意义,并做详细记录。对一些救护救济组织救助了解哪些灾害中的人们做以记录,以备课堂上交流教学过程:一、听故事1、引言:在有些自然灾害面前,人力是无法抗拒的,但只要提高自信心,掌握一些科学自救自护的方法就会幸免遇难。2、演讲唐山地震逃生及江珊的两个小故事。听完故事后,引导学生总结自然灾害中自救需要的诸多因素;求生的信念、顽强的毅力、科学的避灾方法、镇定的心态、理智地分析当时情况,利用平时丰富的自救自护知识和训练带科学的避灾方法、镇定的心态、理智地分析当时情况,利用平时丰富的自救自护知识和训练带来的希望。3、谈话: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涌现出一大批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坚强勇敢、勇于救人的英雄少年。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非凡勇气、顽强意志和可贵的爱心,充分体现了当代少年儿童的优秀品质,感动了全国人民。4、阅读教材85页小故事并思考问题。思考:林浩、何翠青他们好不容易才从废墟中逃出,为什么又冒险返回去救同学1/2许中正为什么要带领小伙伴们唱国歌呢?李剑波在地震发生时,奋勇救出同学的行为令人敬佩。地震之后,他还做了哪些事情?如果你是被他们帮助的一员,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5、在小组内交流后指名说一说。二、讨论1、提出问题:面对不同的自然灾害,应该怎样自救和互救呢?比如,遇上地震,遇上洪水,遇上大雾,遇到大风,遇到泥石流,遇到雷电,遇到大雪,被困在废墟中等2、在小组内进行讨论。3、指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了解一些自救互救的方法。三、献爱心1、导言:可根据汶川地震、西南干旱和玉树地震后全校师生捐款的情况导入。2、引导学生今后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开展捐款活动:捐物、捐款、写慰问信、看望灾区小朋友、加入志愿者行列。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