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这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A.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D.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答案】A【解析】根据思维导图可知,天朝儒学道统分化为国粹论和中体西用论,中国本位论和全盘西化论融合为现代化论,可见近代中国的思想发展历程是一个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故答案为A项。近代中国的思想是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排除B项;回归儒学的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在图片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2.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交织,中国人学习西方为为了寻找反封建反侵略的武器,故答案为C项。A项只看到了否定封建制度的一面,没有看到抵抗外来侵略的一面,排除;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需要向西方学习,B项逻辑关系错误,排除;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糅合了反侵略求民主的的愿望,而不单单是发展资本主义,排除D项。点睛: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既要完成反封建的任务,又要完成反侵略的任务。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内忧外患的社会状况。3.“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B.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推动C.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D.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材料所述为五四运动,人们民族感情的表露是因为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故答案为A项。BCD项对五四运动的爆发也有影响,但不符合“深层次原因”的要求,排除。4.回到1917年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A.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期盼着下一期的《新青年》B.北京郊区多了不少浓烟滚滚的工厂C.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D.报摊上出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本【答案】D【解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尚未发生,在北京的报摊上还不会看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本,故答案为D项。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排除A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期间提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儒家思想被排斥,排除C项。5.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A.B.C.D.【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反省,认为西方的船坚炮利技术需要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故答案为C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掀起,引发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想是随着列强侵华的逐步加深,在19世纪末提出的,排除B项;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与此无关,排除D项。6.“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常胜军”首领戈登语)对这里“最进步的思想”的正确理解是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B.改革封建制度,实行君主立宪C.“师夷长技以制夷”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答案】A【解析】李鸿章是洋务派代表人物,“最进步的思想”指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巩固清朝统治的主张,故答案为A项。B项是维新派的主张,排除;C项是地主阶级开明派的主张,排除;D项是资产阶级的主张,排除。7.“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