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西周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A、世代为官B、血缘维系C、贵族分封D、中央集权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3.浙江某地农民每逢三、八日都到中心集镇赶集,这种交易的风俗是由古代的“草市”发展而来,“草市”形成于()A.春秋战国B.秦朝C.南北朝D.宋朝4.“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中朝”B.宋朝的中书门下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5.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6.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涌现反映了哪一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A.汉代B.隋唐C.宋元D.明清7.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指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A.掀起瓜分狂潮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C.扩大资本输出D.割占中国台湾8.19世纪中期,一位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导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这本书是()A.《海国图志》B.《四洲志》C.《天演论》D.《孔子改制考》9.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A.《天朝田亩制》B.《资政新篇》C.《三民主义》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据统计,1912—1919年的8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②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③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④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A.①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是指()A.火烧圆明园B.割占宝岛台湾C.签订《辛丑条约》D.提出“占有青岛”12.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与此诗相关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13.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使他们都能表达本民族的意思,由此可见()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14.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否成熟,主要体现在国家的实力、对国际制度的参与程度、世界对其认可程度等方面。据此判断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1949年《共同纲领》宣布的独立自主原则B.1949年与苏联建交C.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A.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B.标志着新中国建立了非常完备的法律体系C.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D.是新中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1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经实践证明正确地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理论成果是()A、两类矛盾学说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7.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A、推动了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B、表明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