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2.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3.2012年8月15日,《光明日报》刊文《制度创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统一度量衡标准D.首创郡县制度4.2013年高考前夕,一名高三学生的微博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评述:“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一套非常严密、科学的中央政治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是现代民主政治‘三权分立’制的雏形。”此同学评述中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A.三省六部制不属于中央政治制度B.与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关系不大C.实质就是现代的三权分立制度D.没有弄清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专制下的分权5.下列各图中能反映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A.地方行政机构设置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D.宰相权力的大小7.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8.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三代时期只有受教育的学者有从政的资格B.“以客出仕”成为秦朝以前风行的做官途径C.选官制度历经世官、察举和科举制等阶段D.汉代的中央官员主要来源于郡县地方官员9.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10.约翰·索利在《雅典的民主》中写道:“我们不清楚会议成员是如何选出的,但似乎是由三个上流阶层的代表组成,显然,会议握有相当实权,尤其在监督国家官员和制订公民大会议程时,更是一言九鼎。”“三个上流阶层的代表组成”的是()。A.梭伦时期的元老院B.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C.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D.伯利克里时期的五百人会议11.《世界文明史》中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至最有学问的法学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B.维系帝国统治,《十二铜表法》颁布C.阶级矛盾缓和,法律体系完备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12.“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的平等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13.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