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易错易混主标题: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易错易混点副标题:用“火眼金睛”识别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易错易混点关键词: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难度:3重要程度:本专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焦点,命题切入点往往是时政热点、焦点问题与主干知识的契合点。考查形式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并重。内容:一.易错易混点1.在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是革命的核心(政治革命);民生主义是革命的补充(社会革命)。2.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反对满清封建统治,表现为间接反帝;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表现为明确反对帝国主义。3.“平均地权”不等于“平分土地”。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其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4.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它的手段。5.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二.易错全剖析【易错题1】(2015·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今革命虽告成功,然亦只可指种族主义而言,而政治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推翻专制政体,为政治革命着手之第一步,而尤要在建设共和政体。”根据材料判断,当时主要实现了()A.驱除鞑虏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三民主义【错误答案】B【错因分析】形成错因是没有正确分析材料内容。错误认为“政治革命着手之第一步”,就是创立民国,导致选B。【正确解答】材料指出“革命……成功,……指种族主义”,意即实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故A项正确;材料明确说到“政治革命……尚未达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平均地权的内容,故C项错误;题干是就革命的具体阶段分析,不是笼统地叙述三民主义,故D项错误。【易错题2】(2015·济南市高三模拟)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始终坚持的民生思想是()A.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B.坚持主权在民、自由平等C.实业救国,改善民生D.国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错误答案】A【错因分析】形成错因是没有正确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错误认为“平均地权”等于“平分土地”,导致选A。【正确解答】20世纪初三民主义中的民生思想只是节制资本、平均地权,A项错误;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指的是民权主义,B项错误;实业救国是近代企业家的思想,并不在三民主义之中,C项错误;国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