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成语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一场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眼光狭小。文章语言优美,对话部分生动有趣,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重点指导突出读“一百多里”、“无边无际”、“大话”、“大得很哪”这些词语),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用“看图理解、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解决不懂的问题。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明白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教学重难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领着孩子们利用一节课的时间阅读《同步阅读》上第四单元的9篇关于寓言的文章,让孩子初步明白,学习寓言要做到两点:读懂故事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3课《坐井观天》1.检查生字词小鸟青蛙朋友坐井观天不信井沿无边无际弄错看见抬头多形式认读2.检查朗读齐读,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争论天有多大。板书:争论天的大小三、感情朗读:画一口井,小鸟和青蛙在井的什么位置?(指名贴,什么是井沿?板贴:理解词语的方法:借助图画)师:他们是怎样争论的?文中出现了几次对话?请你们再次读课文,横线画出他们的对话。(生读课文画句子,师巡视)师:小朋友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特别可爱,老师愿意分享你们丰收的喜悦,谁愿意把你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生读出了他们的三次对话。1、①师:他们的对话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1次对话,谁想读一读?指名读,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出问句:“你从哪儿来呀?”;突出“一百多里”。2、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更精彩,我们来读一读第二次对话,生读句子,质疑。“大话”“无边无际”是理解的难点。学生自己回答。师: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感受无边无际。点出: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生活再读对话,指导朗读:“无边无际”“青蛙不相信的语气及小鸟着急努力劝说的语气”。3、师:学到这里,大家都已明白青蛙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笑?(生读)生1:青蛙笑小鸟说的是错的。生2:青蛙笑自己说的是对的。生3:小鸟笑青蛙错了,还认为自己是对的。生4:小鸟笑自己说天无边无际是正确的。师: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生:让他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师:对,眼见为实,青蛙真的从井口跳了出来(师把青蛙的图片从井底贴到井岩),它会看到什么?对自己对小鸟说些什么?生练说……这还是一只的青蛙。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优美,相信你们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有滋有味地齐读第三次对话。四拓展推荐成语寓言故事:《画蛇添足》《拔苗助长》《掩耳盗铃》五:指导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