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十六中学校八年级思品学科导学案(中学)班级:姓名:日期:主备人:唐清秀备课组长:王岚片区:第一片区课题: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我国的国家性质2、公民和人民有何区别3、公民基本权利涵义4、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5、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重难点:公民和人民区别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激情激趣导入目标独立思考个体探究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启发探究随堂笔记导学引航目的、方法、时间独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规律总结(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国徽。①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见教材P4页)②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③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见教材P4页)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P1-8页,完成思考题):(1)国家的性质(2)国家的主人想一想: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那么,你感受到或了解到有哪些事物或事例,可以体现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3)人民的构成想一想:人民具体包括哪些人?(教材P4页)我们中学生是人民的一员吗?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4)、法律确认、保障权利1.(见教材P5页材料)说一说: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学生讨论)2.人民和公民的区别——人民公民我来辨(见教材P6页图文材料)辨一辨:①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②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能否享有公民权利?3.(见教材P6材料)(1)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2)小寒作为公民里应享有各种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3)什么是立法保障?什么是司法保障?4.(走进生活):①.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见教材P7页材料)②.傅某把六名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③.六名学生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再次快速浏览教材,完成重点知识梳理,尝试形成整体思路。三、学习本课后,你对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有哪些新的认识?【对学】:对子间相互检查自学内容,并就疑难出做研讨。【群学】:小组进行讨论,小组长主持将自己的答案依次在小组内交流、提升,注意点评、质疑,组内成员用红笔纠错。【预展】:针对展示方案,分组进行思考展示方式及预展。方案一:内容:结合花边框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解决自学疑难问题。建议:展示自然大方问题剖析明晰方案二:内容:结合知识梳理问题,尝试构建知识框架。建议:利用小黑板展示;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方案三:内容:谈感想,爱祖国,当主人。建议:真情实感,操作简单,形式多样,落实行动。等当堂测评分层达标基础落实★1.公民是指()A.具有某国国籍的人B.在某国生活的人C.具有某国血统的人D.在某国出生的人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A.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C.全体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少数人专政的国家3.在现阶段我国人民包括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②社会主义劳动者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④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4.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A.我国宪法规定的B.宪法和法律规定的C.所有法律规定的D.基本法规定的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指()A、在中国定居的人B、在中国从事某项工作的人C、18岁以上的中国人D、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6.2008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该法律草案广泛征求民意的做法表明()A.我国人民可以直接决定国家一切事务B.所有公民都可以制定法律C.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D.该法律是我国的根本大法7.我国的法律保障体系以__为核心()A.法律B.宪法C.民法D.刑法发展能力★★8.为保障公民权利,我国建立了什么样的权利保障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