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本内容,神权与王权结合,国家制度受到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秦国统一全国后,逐步建立起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其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从汉至元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调整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制,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具体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并逐步发展到顶峰。第 1 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 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② 分封制是西周加强对疆域管理的一种行政制度。它利用血缘关系实行分封,起到了 巩固政权的作用,但在周王室衰微后造成分裂割据。③ 西周的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血缘关系,也是政治上君臣隶属关系。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两个概念,两者不能完全对等。“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央集权”则是从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来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区别于地方自治的一种国家体制,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应,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核心是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② 秦朝中央官制的完备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③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1.1978 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分封制的秩序遭到破坏解析:选 D 材料体现的是在战国时期诸侯的墓葬中发现了九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