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荀照祥授课时间:2014年3月16-20日课题:小小社会活动家第二课时走近警察叔叔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参与活动了解人民警察这一职业的特点,知道有哪些警种?2、过程与方法:感受人民警察对社会治安的稳定、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做出的贡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警察职业的重要、崇高。。三、教学分析:1、教学重点:了解他们的工作性质并能够正确区分不同警种。2、教学难点:感受人民警察对社会治安的稳定、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做出的贡献。3、解决难点的办法:讲授、实践法引导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维护着国家的安全和百姓的安宁。遇到困难时,人们第一个会想到他们。但我们对他们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人民警察。看图P32页,思考: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得到警察叔叔的帮助?(使学生感受社会的稳定离不开人民警察以及警察对社会的贡献.)(小组讨论、合作)展示,报告、交流搜集到的人民警察的英雄事迹、图片,也可以是身边就有的故事。了解不同警种的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看图P33页,思考、对比说出书中卡通图的警种同学们可以先进行我评价,然后再评价本组同学这堂课的收获和表现。师最后进行补充总结。(引导学生了解评价的原则、要素、方法,养成客观、公正评价的习惯)拓展延伸:设计具有新疆特色的“卡通警察”形象。六、板书设计:感动中国警察叔叔在我身边感动中国“边城卫士”赵新民英雄模范事迹。七、课后小计:我这节课的主题是“走近警察叔叔”通过这节实践课的教学,学生体会到了在体验中的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开展体验性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生活中亲历,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这节综合实践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警察的责任,知道警察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体会到这一职务的酸甜苦辣,以及它的重要性。七、课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