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30题、共45分)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寻根祭祖”体现的是血缘宗法传统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所以答案选B,A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制度与血缘无关,CD两项是中国古代的地方管理制度。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是指A.丞相B.殿阁大学士C.尚书令D.军机大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代皇帝朱元璋在废除了宰相制度之后,由于繁重的政务使其无法承担,于是其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帮助他协理奏章,此后内阁才缓慢出现,答案选B。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殿阁大学士3.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分封制全面崩溃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D实行郡国并行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叙述,“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可知县已经产生,但是还没有到秦朝全面实行。A项错在“全面崩溃”;B项错在“荡然无存”;D项是汉初制度。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4.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最重要的原则是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尧舜之道,不以仁治,不能平天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中央集权制,是针对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而谈的;另一方面是专制主义,针对皇权至高无上而言的。根据选项,只有A选项能够反映出皇权至上的含义。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5.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扭转这一局面”即是指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主要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即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削弱地方自主性。设三司使、设枢密院是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和军权,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但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C;施行将兵法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将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以提高军队素质,排除D;宋初派文官任知州,以防止武将在地方专权、割据称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因此选A。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的政治制度·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6.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城邦不能够由公民自己来治理,而是要由“知道如何统治的人来治理”。这一看法是针对A.直接民主的弊端B.民主范围的扩大C.参政方式的平等D.贵族统治的专横【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苏拉格底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弊端日益暴露的时代。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之一是由于公民的素质水平不齐,可能导致权力的误用,因此苏格拉底主张要由“知道如何统治的人来治理”。A项正确。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直接民主7.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来反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此男子。那么法庭将A进行调解B宣布“休妻”无效C要求男子赔偿D干脆不予理睬【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