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之行学习心得体会钟凤文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理解课改精神与理念,学校组织我们14位教师于9月17日赴山东昌乐二中进行为期7天的学习参观活动,整个活动过程安排紧张而有序,内容丰富而充实,为确保学习活动取得扎实效果,学校要求我们带着问题去,带着思考回真正把昌乐二中的经验学到手学进脑,以更好地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本次学习带着太多的仰慕和激情,以及诸多的疑惑,认真听取了所学习学校的有关介绍,深入课堂听课,现场感受课间操,并与相关师生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受益匪浅,不虚此行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教育教学特色鲜明昌乐二中是一所文化底蕴丰厚、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质量领先的潍坊市重点高中,积极引入ISO9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注入先进管理理念,形成富有特色的十大教育理念和文化治校方略,以及课堂教学“271法则(要求教师讲课时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70%,剩余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特别是八环节学习法(计划寻航、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学案导读、规范训练、满分答卷、课外阅读、学习档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学习中我们通过对271高效课堂的理解发现,271高效课堂的内涵等主导思想是非常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与以往的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能够直观的看清他的每一个细节。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整理修改后马上付诸行动。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我听的几节课上,都看到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参与探究,踊跃发言。另外,我还看了几位同学的课本,在他(她)们的课本上,都有明显划的痕迹,并有详细的记录这些充分说明学生在课后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了预习。同时我还找了个别学生作了简单的交流,从交流中得知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是欢迎的。还有,我还看了他们的导学案,从导学案上看,老师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编写了导学案,并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应该说所有师生打的都是有准备的仗。整个听课过程结束后,让我深深感受到,他们的上课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成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与老师的主导,非常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与要求。三、敬业乐教的教师团队敬业乐教的教师团队是实现“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的关键。直言不讳的说,“271高效课堂”能成为昌乐二中的最大的亮点,离不开一支敬业乐教的教师团队。作为“271高效课堂”的灵魂,昌乐二中对导学案的编制近乎苛刻,要遵循四个符合:一要符合新课程标准,二要符合具体教学模块的要求,三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四要符合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的实际。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走进教材,深入研究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然后再走出教材,站在课程和育人的高度审视教材,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引领,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以学生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高于教材。一套成熟定型的导学案必须走程序:集体研讨--分工--编制--小研讨--修改--集体研讨--修改--定稿--签字印刷。由此可见,没有一支高度负责、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敬业乐群的教师团队是根本无法完成这样内容庞大、程序复杂、要求苛刻、质量过硬的导学案。在教师办公室,我们看到的是伏案阅读的教师,伏案批阅的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教师……上课前,绝大多数教师早早地候课已然成为一种习惯,提前做好上课准备,安排教学相关事宜,如书写课堂学习目标,拷贝课件,组织学生画图等。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学科的集中备课活动每周进行2次,每一份导学案都是年级备课组全体教师讨论的结果。四、学校管理精细到位俗话说得好,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通过观察他们的校园,发现他们每项工作都做得非常细致,如在卫生环境上几乎看不到一片纸屑,整个校园均创设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操场到教室,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和作品、荣誉成为学校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的行为准则。通过学习,在收获271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也拓宽了视野,看到了差距:社会人文思想的差距;教育环境,教育条件,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