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速。在正常状态下能够维持一种动态平衡。但如果因为饮食不合理、水分摄入不足或流失过多而打破了这种平衡,就容易导致内热上火。“上火”是中医的说法。宝宝上火通常属于“食火”,一般都是由于吃得过多。导致胃火。可以说,宝宝消化不良,积食和排泄功能障碍,是造成“上火”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孩子初入园,入园焦虑,处在心理断奶期,这段时间孩子更容易上火。本次家园共育知识分享为您介绍有关孩子“上火”的知识。一、宝宝“上火”原因有哪些?1.较大的宝宝仍然长期食用奶粉、鲜奶等高热量食品。2.多食用带果壳的食物,例如炒瓜子或花生等。3.平时高蛋白、高热量食物进食比较多,饮水少,造成消化不良和积食。4.严重挑食,辛辣、肥腻、温热食物进食过多。5.过多食用油炸和红烧等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6.平时高蛋白、高热量食物进食比较多,摄入的纤维素相对较少,容易导致胃肠消化障碍,造成宝宝便秘。7.家长护理失宜,衣帽穿着过多、过厚。二、为何宝宝四季都“上火”?因宝宝自身脏腑娇嫩,免疫系统脆弱,各种病邪如暑、湿、燥等,很容易乘机侵入体内,所以,一年四季的所有温差变化都能成为宝宝“上火”的隐患。*春季:容易因为细菌入侵和温差变化而“上火”。*夏季:水分大量流失造成人体“上火”。*秋季: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孩子一旦受到风寒就很容易“上火”。*冬季:家长怕孩子着凉,给宝宝穿得过多,致使宝宝“上火”。三、宝宝“上火”有哪些症状?◇从中医看“上火”的表现心火:低热、心烦、口干、反复口腔溃疡、睡眠不佳、小便短黄等。肝火: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咽疼、眼痒,结膜炎,眼屎分泌多,尿黄便秘。小星星班家园共育知识分享宝宝“上火”,如何调理?脾火:口舌,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想大量饮水。胃火:轻微咳嗽,口臭,牙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饮食量少;口干、上腹不适,大便干硬。四、有效预防宝宝“上火”妙招1、对于稍大的宝宝要忌辛辣、油炸食物。2、养成规律排便的好习惯。3、保证宝宝的睡眠,使身体各方面机能可以得到充分的修复和调整。4、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以防止宝宝皮肤及鼻咽腔黏膜干燥。5、坚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6、根据天气冷暖随时增减衣服,切忌穿得过多,保持与大人一样即可。五、家常食物应对“上火”蔬菜类白菜:用于肺胃有热,心烦口渴,或肺热咳嗽。可单用或同萝卜煮汤食。芹菜:用于胃热呃逆,饮食减少。可用本品作菜食,或配伍橘皮煎汤服用。菠菜:用于肝热头晕目眩,或肝阴虚,目昏眼花。可用本品同猪肝煮汤食。竹笋:用于胃热烦渴。可用本品煎汤或煮食。水果类梨子:用于肺热或痰热咳嗽。可用本品放入川贝煮食,或取汁熬膏,加姜汁、蜂蜜服用。柑子:用于胃热心烦口渴。可直接食用,或用本品绞汁,和蜂蜜服用。苹果:用于烦热口渴。可生食或熬膏服用。香蕉:用于肺胃有热,肠燥便秘,大便干结。可生食或连皮炖熟食。西瓜:用于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可生食,或配淡竹叶煎汤服用。谷物类荞麦:用于胃肠积滞,胀满或腹痛。可炒熟研末服,或同萝卜煎汤服用。绿豆:用于热病所致的心烦口渴。可用本品煮汤食,亦可配金银花、竹叶煎水饮用。松子仁:用于肠燥便秘。可用本品同粳米煮粥食,亦可生食。甜杏仁:用于肠燥便秘。可生食,或与胡桃仁、松子仁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