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子白板重构课堂突出小学数学课堂的开放性的探究摘要: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中,电子白板的应用逐步普及,且替代传统多媒体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与传统多媒体使用中的局限性息息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传统多媒体教学时,知识呈现单向传递。教学行为单一死板,学生老师跟着课件走,这与《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开放式探究性课堂教学的理念不相符。依赖于这类传统多媒体的课堂,生成教学的灵活性不足,无形中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利用人机交互,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式生成教学,发生不可预知的教学状况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即时进行课堂重构,弥补了被预设课件牵着鼻子走的不足,使课堂灵动多变,可以随时根据课堂情境调整教学,巧妙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关键词:电子白板课堂重构开放课堂生成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课程改革逐渐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了。随着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不断开展,课堂教学设计的重构、课堂教学资源的重构以及课堂文化的重构,这三个层次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交互式电子白板把课堂从单一的教师操作中解放出来,提供良好的互动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小学几何的现实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达到互动的终极目标,这也是与我们半小时课堂的理念不谋而合。下面笔者将着重围绕如何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提高小学数学半小时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以及如何探索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谈谈笔者的一点想法。一、重构多元的教学设计,孕育课堂生成。交互式电子白板让“预设”变为“生成”更容易。以往的教学软件无法修改播放顺序,所有的素材和流程都要教师课前“预设”充分,而课堂上超出教师预期的“生成”无法显现或者课堂上突然闪现的灵感无法临时加入。电子白板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矛盾,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白板及时进行批注、修改,可以随时添加素材。而不必在教学前,把学生的学习情况预设进PPT或者其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再受学生生成性问题的突然袭击,而心慌意乱。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第1课时是策略教学的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难点密集,教师往往需要为突破这些难点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效果却并不理想。通过白板的一系列简单易行的操作就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1.难点一:如何理解长和宽的变化。对策:教师在白板上画一个长方形,通过将长方形长方向延长(缩短),再宽方向延长(缩短)的操作,让学生体会什么叫长变化,什么叫宽变化。必要时,可以反复操作几次,并请学生根据要求示范。2.难点二:例题中,长增加后,增加的面积在哪里?对策:教师预先在白板上设计画好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并填充不同的颜色,置于顶层的长方形将透明度调整为50%。将顶层的长方形的长增加后,增加部分的面积就呈现不同的颜色。学生很容易理解增加部分的面积是如何得到的,并自己标注出相关数据。3.难点三:想想做做1“李镇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试验田的面积吗?”对策:如果能正确地画出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在前面的方法上稍加改进,也就是将三张不同颜色同样大小的图片重叠在一起,上面两张图片调整透明度。将顶层图片长增加后置于第二层,再将现在的顶层图片宽增加,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效果。教师制作这样一个白板课件,课前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操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师生可以有效互动,达到的效果却是以往软件所不能比拟的。此时,学生的自然而然乐于学习了,而老师的教学既灵活又省时,省力,突破思维定势,鼓励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化抽象的说教为具体地操作,让学生亲眼所见、亲手操作突破教学重难点。二、切入多样的课堂教学,丰富自主探究。《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