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课堂提问的四个要点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刘红我们知道,和其他任何一门学问一样,做“英语”的学问也需要既学又问,只学不问或只问不学都有所偏颇,只有学、问同步才能相得益彰。但是在小学阶段,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性,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还不是很成熟,更多时候还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提问,才能充分发挥提问对学习者思维的带动作用,以问带学,以问促学。一、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现状如何呢?请看:教师提问话音刚落,学生的小手就高举一片;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答案一个接一个地回,称赞一句接一句地送。看上去很美,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课堂节奏热闹紧凑。但是,静下心来想想,这样的“连环炮”式的提问是否真的在发挥提问本该有的作用呢?显然没有!这样的提问只是教师为问而问,学生为答而答,根本就不存在“问”和“答”之间的思考衔接。整堂课充斥着这样的提问,一定程度上也就只能装点门面罢了。以上是小学英语低中段课堂上较多见的现象,而与之相反,在我们的高段课堂上,又多见提问后门庭冷落,有问无答的现象。当然,这里面的原因就复杂多了,除了教师提问的原因,也有很多来自学生心理方面的因素,但无论如何提问的意义也确实大大减弱了。这些都不是教师本人主观想要的,但又确实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为何这课堂提问会和我们的主观意愿背道而驰或者说有所偏离呢?细究起来,主要是由教师提问的随意性造成的,而这个随意性又是由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不够造成的。要知道,提问本身也是一门学问,它的最基本和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和提高学习者的思维能力,以此增进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二、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课堂提问鉴于以上分析,教师提问一定要从启发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目的出发,摒弃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提问的随意性,遵循一定的原则,做到规范提问,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1.提问要看准时机。“晚不如早,早不如巧”,凡事都讲究时机,事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知识的教学不外乎新知和旧知两种形式,它们对问题在课堂上提出的时机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旧知教学,可由教师先进行相关提问,随后由学生经过主动思考,积极调用知识体系中已有的贮存,由此来实现旧知的复习。如[1]PEPBook6Unit3,教师要复习12个月份单词,可由提问“Whenisyourbirthday?”开始,通过“Whatholidaysarethereinthismonth?Whatotherholidaysarethereinayear?Whenisit?”等一系列的提问,借助学生的回答水到渠成地实现所有12个月份单词的复习。这种在提问回答过程中进行的旧知复习比教师先复习后提问的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能有效地牵引和运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对于新知教学,提问对它的巩固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两者孰先孰后就不能一概而论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习惯上,我们一般先呈现新知再通过提问来巩固似乎顺理成章,毕竟学生还没学就问多少有些不符合情理但是,有些问题,学生确实可借用旧知来旁敲侧击,不但能很好地激发其梳理和择用旧知的欲望,也能实现新知的呈现。如[1]PEPBook3Unit3,学生已学会对自己进行简单描述“Ihavebigeyesandasmallnose.”那么,当教师提问“What’sSamlike?”时,学生就会借用已有经验和此时对Sam的切实观察,作出“Hehavebigearsandabigmouth.”的回答。此时,我们教师可以作如下评价:“Yes,youareright.Hehasbigearsandabigmouth.”类似几组提问回答下来,学生从教师的肯定和对has的语气强调中,类比归纳出了has和have在第三人称单数和其他人称中使用的不同,就能进行“He/She/Ithas---”的正确输出。这样的新知呈现远比直接呈现更生动、直观,易于理解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比如在故事教学中,在全盘呈现故事前先就相关故事内容进行提问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进行阅读的欲望,吸引他们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去学习,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比如,[1]PEPBook6Unit1,Storytime,学生带着“Mikeislateforschool.Whowillhelphim?”的提问去阅读故事,就能很好地避免阅读长篇章时出现的漫无目的和阅读疲劳,此时问题的及早提出比阅读故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