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校本培训模式VIP免费

校本培训模式_第1页
1/4
校本培训模式_第2页
2/4
校本培训模式_第3页
3/4
“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一体化”校本培训模式1、案例培训模式近几年,学校是围绕“学生经验的课程”案例培训模式进行的。这种培训模式是教师以学生为镜子来反观自己的教学实践。其实在教师所面临的教育任务中,了解学生头脑中的想法是最棘手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我们采用①撰写“学生经验的课程”。引导教师关注教学中学生对课程理解的特殊表现及与教师预想存在差异之处,用课堂实录或场景描写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展开分析。“学生理解课程”的材料,这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形象表达,培训后教师是否落实有关思想、理念、方法一目了然,这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有较大的帮助。②拍摄教学录像。教师能通过教学录像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审视自己在课堂上的全部行为,去发现隐藏在这些行为后面的假定,并对此进行验证或修改。③分类整理。教师每天都与学生接触,对学生有非常丰富的认识,同时还知道如何处理这些来自学生的经验。这是教师通过实际工作得来的知识,十分宝贵,却又通常在教师的心底和潜意识中。我们需要也更应该把它确认、系统地整理,并与其他教师分享。我们将有共同话题的老师在一起,聚焦于特定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以课堂实践为基点,采用课堂观察和观摩研讨的“‘学生经验的课程’案例培训”模式,着力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这种培训促使老师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认识自己的观念、认识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潜在的“个人哲学”。2、专题培训模式这种模式紧紧围绕某一门课程或者某个专题,把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专题性听-说-评课活动、撰写经验总结结合起来。操作程序:第一,专题讲座。请专家对教师进行较为理论化的讲授,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某一个专门领域的来龙去脉、基本理论或最新动向有一系统的了解,为增进教师在这一领域的理解提供必要的条件。但未必能够与具体实践联系起来。第二,专题研讨。通常围绕某一专题进行,但形式更为活泼,注重教师参与,但教师必须经过事先准备,也可邀请教学专家或者华师大的教授一起担任专题研讨的主讲人。由于侧重意见的交流和问题分析,这种形式更有利于将某一专题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如“研究性学习”在实践中究竟怎么操作、又会遇到什么问题、遇到问题怎么解决等等),而且也可以通过现场动手,加深教师对某一专题的理解(如现场设计一个“研究性学习”方案,以理解学习在这一学习形式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第三,“专题性的听-说-评课活动”。是指选择一个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如“如何保证学生课堂质疑的质量”、“学科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小组学习的有效性”、“计算出错的背后到底是什么?”等等),连续性地围绕这个问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表现、症结所在、解决途径等进行专题的实践研讨。由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之间的研讨,促进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和提升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实际解决这一问题的技能,将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比较好统一起来。活动主要包括:(1)现场上课、听课;(2)录像回放;(3)问题分析(可能贯穿一定的理论学习)与说课、1评课;(4)形成可行的实践建议(此后实践中试行的)。上述4次(视情况可能是3次或更多次)活动可每月安排一次或两周安排一次,但必须有连续性。这有利于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的落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同上一节课的活动,我们称之为“行动跟进式研究”,让同年级的教师分头备课,逐一施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第四,撰写专题性总结。每学期完成一个专题的总结,并在学校评选基础上装订成册。3、课题研究培训模式高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是持续进行、前后衔接的,而不应该是一次性的、孤立的、不相衔接的。因为教师专业发展需经历一定的过程。某种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不是看了听了就会的,关键是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对照、消化、吸收,形成技能,我们把课题研究培训模式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环节,围绕学校课题《发展性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这个课题是全校教师参与)形成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或由理论到实践的完成过程,激发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积极性。具体程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校本培训模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