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青春期美丽十四岁——初三、二班主题班会青春像一阵香甜而温暖的风掠过我们懵懂的心田,青春像一泓跳跃清脆的山泉唱响我们十四岁的花季。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面临着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十四岁,有的已经到了十四岁,有的正准备跨入十四岁。从法律上说,你跨入了一个责任年龄:十四岁具有限制行为能力,应该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全部(部分由监护人代为承担);比如损害赔偿。行政责任:行政处罚、劳动教养,比如交通违章。司法责任:在诉讼中的特定违法行为可能会触及的司法责任(如罚款、司法拘留)。14岁,曾经有过向往,如今,越是更近,越有烦恼。早晨起床更早了,晚上睡觉却晚了;晚上躺在床上,头脑绷得更紧了,整夜想着英语;体育课,却找位置坐下,拿出作业,你是否也一样?开始注重于外表,早晨总想把头发理顺,衣服穿整齐,总是以自己的最佳形象面对同学。你是否也一样?自己心里好像憋着有团气,身边的任何小事都使自己深感不爽,即使是老师让你坐端正,点了你的名,或者谁撞了你一下,总是生气得想大骂,你是否也一样?明明很在乎,却装作无所谓;明明很想留下,却坚定的说自己要离开;明明很烦恼,却偏偏说没事。你是否也一样?总是在忍耐,总是在包容。总是回想以前的无知,后悔以前没有珍惜时间,珍惜一切,感觉自己一下就成长了很多,你是否也一样?别人突然对你说:“你变了。”自己总是无法应对,有一种欣喜,一种百感交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你是否也一样?有时候幻想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创造的;有时候回到现实,发现一切还是平常,仿佛与自己根本就无关,你是否也一样?自己有很多的梦,却总是力不从心!做了坏事后心里很久不安,恐惧自己的未来!你是否也一样?在无奈中,在烦恼中成长。其实不仅你我,所有人都一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景:一碗热腾腾的饭端到了面前,连看一眼都不看;因为家长说错了一句话,甩门而出;因为家长少给自己几十块钱的零花钱,在同学们面前丢了面子,而对自己的父母不理不睬;当一位老师管理的严格了,就把她视为全天下最坏的老师。。。。。。当我们因为父母和老师在某一方面做法欠妥,而采取全方位的封闭、抵触情绪,不怕伤了我们亲人的心吗?(略微停顿,让学生回味)播放微课程《爱就在身边》两则小故事第一则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商人,在黑暗的山谷里面走夜路。天很黑,他迷路了。突然,他听到夜空中,传来了一个声音:“年轻人,地上有石子,捡几颗,天亮了,会有用的。”他感到非常恐惧,那声音一遍一遍地响起来:“年轻人,地上有石子,捡几颗吧,天亮了会有用的。”最后,那声音几乎在哀求了:“年轻人,地上有石子,快捡几颗,天亮会有用的。”于是,他弯下腰,随随便便,捡了几个石子放在手里。天亮了,年轻的商人很想知道这就这样,他的手里握着这几个手里攥的是什么?借着黎明微微石子,竟然奇迹般地引导他走出了透出的晨阳,他伸开了自己的手大山。掌,哇!竟然是金灿灿的黄金。他突然明白,那个声音是他开始后悔,为什么我昨天善意的,那个声音是对我好。不多捡一点呢?当他回头望向那茫茫大山时,他看到黑压压的大山连在一起,根本就找不到那条回去的路了。当我说到这里时,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这故事很荒诞;可如今,有多少成年人已经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了?孩子们,在你的耳旁不停地响起的声音,那是你爸爸妈妈的声音,那是你老师的声音,那是每一个爱你的人的声音……他们说着相同的一句话:第二则一个小姑娘跟自己的母亲吵架,妈妈告诉她:“孩子啊,你都上高中了,妈现在下岗给人家做清洁工,一个月才800块钱,你考试考这么点成绩,妈妈好难过…”女儿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我马虎了嘛!”“孩子啊,如果妈妈马虎了,人家一分钱都不给啊~”小姑娘听完摔门而去多么小的一件事情,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呐,就这样轻轻一摔都可以放弃???妈妈发动家里所有的亲戚去找,都找不到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