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草原》说课稿《草原》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经常要依据教学须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老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实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草原》说课稿,欢迎阅读与保藏。《草原》说课稿1一、教学分析:第1页共68页1、教材分析:歌曲《草原上》是4/4拍、羽调式歌曲。所在单元“草原”,是本册书中唯一一个起到弘扬民族音乐的单元。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酷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加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歌曲的音乐语言非常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结乐段。其节奏伸展,旋律美丽,是近期内最适合引导学生进行试唱教学的内容。它可以让学生们再学习中综合运用以往学习的乐理学问及音高概念,在发展学生读谱实力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过渡作用。2、学生分析:第2页共68页新课标中指出: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究创建的活动实力增加,是从低段向高段过渡的时期。可以进行简洁的视唱训练,但在表现音乐方面却萌生一丝羞怯。二、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有感情地唱好这首歌,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学问目标:在视唱教学中巩固学生对音高、基础乐理的综合运用。实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第3页共68页学习实力,提高学生读谱实力和合作协调实力。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驾驭筷子舞的一些基本动作,并能跟随音乐进行体验。教学难点:视唱教学中对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正确演唱及七度大跳处的音准把握。四、学法指导:教学中老师通过运用讲解法、示范法、谈话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供应了充溢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沟通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第4页共68页而学生则通过听、演、唱、说、舞等一系列的参加音乐的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爱好,激活了表现欲、创建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实力等得到熬炼和发展。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歌表演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2、谈话法,引导学生说出对草原的印象及对蒙古族的了解。(可以适当的借助图片进行引导)3、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加深对蒙古族生活风俗的认知,从而引第5页共68页入新课。(用《草原上》伴奏曲为背景音乐)说明:以热情欢快的歌表演起先这节课,有两个好处。一是快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二是干脆揭示本节课的主题——草原。借助多媒体使学生在视听结合的状况下,了解蒙古民族,为帮助他们理解蒙古族音乐,更好地学习歌曲做好铺垫。同时用歌曲《草原上》伴奏音乐为背景音乐,可以使学生可以反复熟识音乐,解决之后视唱教学中音准这一难点。(二)歌曲教学1、放录音,学生初步倾听歌曲,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风格。第6页共68页2、提示:歌曲的心情怎样?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对草原的什么情感?3、出示歌词进行节奏念白,提示:做到高位置、轻声。为正确演唱歌曲做打算。4、出示歌曲旋律,指导学生进行旋律视唱,突破难点。5、用“lu”模唱。6、学生自由填词演唱。这里采纳自主学习的方式。7、学生汇报自学成果,老师进行评价。说明: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一步,教学难点及学问目标、实第7页共68页力目标都将在这一环节突破与落实。歌曲的学习初次采纳视唱法,不管时值还是音准的把握,对学生来讲都是一个挑战。教学中用倾听、视唱、模唱等方法引导学生反复熟识歌曲旋律,突破教学难点,并在其娴熟哼唱旋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完成填词教学。由于老师已经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实力,提高学生读谱实力和合作协调实力的过程。(三)体验音乐1、歌表演第8页共68页①观看视频蒙古舞蹈《筷子舞》。②老师示范基本动作,学生仿照。③跟随音乐自由舞蹈。2、打击乐器伴奏①出示打击乐器手串铃、双响筒、响板、三角铁让学生自由选用并选择恰当的节奏进行演奏。②分组自行练习。③合作演出。说明: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完成最初第9页共68页设定的情感目标,我选择两种方法来和学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