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观课报告一、观察点选点说明我选择的观察视角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分为以下几个观察维度: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师生双边活动、学习方式与方法。二、观察结果分析:(一)总体评价:在本课教学中中张老师运用各种手段,通过调动、点拨、质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整堂课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比较活跃。依靠媒体进行了展示和突破,应该说为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作了很好的直观的指引作用。(二)主要优点:张老师整堂课上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比较活跃。下面将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程资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上等方面的优点作如下分析:1、知识转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中,老师通过师生比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巧妙地设计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转化过程。由计算一共多少个苹果的两种解题思路引出等式(5+3)×4=5×4+3×4,然后先重点让学生观察等式左边与右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里没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观察、思考时间,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相同点有:①运算符号,两边都有加有乘;②参与运算的数都是3个;③有一个共同的因数2;④计算结果相同。不同点是运算顺序不同。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乘法分配律。在运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后,又得出另一个等式,老师让学生观察两个等式左边与右边的相同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分配律。这两次观察侧重点不同。第一次是横向比较,为后边总结规律和今后运用乘法分配律打好基础;第二次观察是纵向比较,如果只单一的由一个等式得出结论未免过于牵强,缺乏说服力,这里开始由一个案例开始普遍性延伸,再加深后边学生自己列举的实例,为规律的总结提供了有力的证明。这两次观察,总体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且学生会突然觉得数学这么神奇,于是对数学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2、评价给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张老师的课上,时时可以听到激励的评价这样积极的评价不仅有即时效应,更有它的长期效应。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能量。课堂上张教师的一句肯定性的评价、一个赞赏的目光、一个给力的动作,都让学生感到极大的鼓舞。四、(三)遗憾与建议当然美中也遗憾之处,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仅供参考:1、师生互动效果有待提高。2.练习题处理时比较仓促,应面向全体学生。3、利用分配律进行计算时,不能灵活的选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三、观课收获以及自我提升张老师抓住了重点,注重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指导,相信会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一节好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共同融入,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平等对话,教师与学生智慧的相互启迪,以上教学思想就是我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