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十课第四框拥抱美好未来(详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发扬团队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事理。3.知识与技能:知道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知道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终身学习的意义。要有接受社会新事物,勇于实践、敢于创造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二、教学重点终身学习,持续发展。三、教学难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四、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活动体验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问问大家,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是现代文盲?但是我们大家知道在去年12月份,一所大学扫盲中心编写的《新编实用扫盲教材》里,对现代文盲下了新定义,也引起了社会的热议,我们一起来看。多媒体播放《现代文盲》。过渡语:除了生活中必须的知识外,缺乏电脑及互联网应用、教育孩子、家庭理财、环境污染、妇女保健、看说明书等知识的人也被列入了现代扫盲的范畴。且不说这样是否科学,我只想问大家:人们把新文盲的概念不断地拓展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现代人的眼里,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新文盲”,而不能操作各种新型的家用电器、不会发短信、不会网上购物、不会开车的现代人基本上是“半文盲”?教师引导: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接受挑战,才能拥抱美好的未来。(板书课题:拥抱美好未来)(二)多元探究、引领提升1.出示图表您的知识“更新”了吗?(找一找)你从图表中获取了哪些信息?(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不会学习的人是文盲。插入介绍文盲新概念,揭示:终身学习的时代,开发人类自身资源、潜能、价值的时代。)(过渡语: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更快了,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是日新月异,真是一点也不过分。)2.一起来看材料:新词调查报告(1)2009年11月26日,教育部发布年度新词调查报告,包括“蚁族”、“秒杀”等在内的396个词语成为2009年的新词条。本次教育部调查的新词语,限于在主流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新闻)中出现的,不包括只出现在人们口头或网络BBS、博客中的。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知识涌现的速度之快。(2)(你“out”了吗?)下面我们从中挑几个词,我们来认识一下:蚁族、被某某、围脖、秒杀。看来大家都很“in”,那么大家能这么快熟悉这些新词,网络的作用功不可没。(信息化特征明显)总结:新世纪新特点:知识更新快,信息化特征明显;终身学习的时代,开发人类自身资源、潜能、价值的时代。3.(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成为未来的文盲,不被时代、社会“Out”)?结合学生的回答,择关键词板书(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终身学习、开放的胸怀、良好的心理素质、环保意识、交往能力……)今天我们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探究。4.创新精神(1)请问:你想象中的集体照应该是怎样的造型?给你的启示:实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深不可测的,突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就是一种创新。(2)身边更多的创新: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列举(写作新颖、解题另辟蹊径、物品找到另外的用途,做家务找到更省力的方法……)感受创新精神的重要(路子更多、天地更广)总结:创新精神的意义:(投影)创新精神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人人具有创新精神,不断创新实践,将聚集成国家强大的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投影)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过渡:创新精神如此重要,但它不是一生俱来的,需要我们培养。(3)我们身边的创新设问: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要求学生讨论自己,教师列举学校、国家的一些举措。每个人都可以有创新,比比谁更有创新精神。(4)才智比拼:秀秀你的创意,晒晒你的作品:学生交流制作感受,体会团队的力量(施展个人才华、自身价值,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社会发展需要个人智慧,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过渡:社会的竞争远比刚刚的比赛激烈、残酷,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