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环境下会计未来研讨IT 环境下会计未来研讨 随着 IT 业的飞速进展,传统的企业组织概念、会计理论体系都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比如,网络公司以及虚拟组织的兴起,对传统的会计主体——实体假设带来了挑战,并进而影响到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对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等会计方法和原则提出质疑面对此情此景,人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IT 环境到底对会计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经济越进展,会计越重要”,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会计是为经济服务的,然而会计应该怎样为经济服务?以何种方式为经济服务才既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又能充分界定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角色?伴随新经济时代的到来,IT 产业已成为全社会的主导产业,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被广泛应用,使得经济日益趋向全球化,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资本有走向国际化的趋势,地球也将逐渐演变成“地球村”。所有这一切,都给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带来很大的挑战,也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会计目标问题。 一、会计的目标 关于“会计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在会计学术界存在两种主流观点,我们称之为两大学派,即责任学派和有用学派。这两个学派都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 1.责任学派 责任学派建立在所有者和经营者都很明确,没有模糊、缺位的基础之上,委托者(所有者)可以就受托资源的管理绩效,向受托者(经营者)提出具体的要求,会计根据这个目的对经营者进行业绩考核。假如经过适当的会计考核后,经营者被认定未完成双方原协议目标,所有者可以向经营者追究责任并重新寻找更合适的经营者。 2.有用学派 有用学派则建立在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委托方(股东)与受托方(上市公司)不直接进行沟通与沟通,而是通过资本市场的介入完成受托过程。由于资本市场的介入,使得委托方变得模糊起来,不仅包括现有的股东,还包括潜在股东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管理当局的经营绩效假如不能让资源所有者(股东)满意,资源所有者一般不是追究经营者责任或更换管理者,而是通过在资本市场卖出这部分“产权”(股票),并且购入其他值得购买的“产权”(股票)。因此,客观上要求资本市场的资源管理者应该提供所有有助于投资者决策的相关信息。 二、责任学派和有用学派谁更科学 责任学派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需要采纳历史成本做基础,采纳权责发生制来计量企业利润,体现了传统财务会计的思维;而有用学派则强调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