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什么是行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二、动物有哪些行为?动物的主要行为(根据目的)(1)取食行为(2)防御行为(3)繁殖行为(4)迁徙行为取食行为是指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育雏行为繁殖行为是指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故事引入: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想一想,议一议:1.小狗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么?2.小狗生下来就会到指定地点去拉屎、拉尿么?4.这三种行为一样么?有哪些种行为是一样的?5、前一种和后两种为什么不一样呢?3.小狗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么?B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一先天性行为一、先天性行为•概念: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举例:蜜蜂采蜜亲鸟育雏蜘蛛结网针刺缩手你好!二、学习行为•概念:不是动物生来具有的,而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举例:鹦鹉学舌马戏表演红灯停,绿灯行。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根部,靠本能爬到母袋鼠的尾尖,在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先天性行为靠本能在迷宫的一臂按上电极,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学习行为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尔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学习行为大山雀喝牛奶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先天性行为小鸟喂鱼黑猩猩钓取食物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会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资料5(a)学习?/本能?学习行为黑猩猩摘取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徒手拿不到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资料5(b)本能?/学习?学习行为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思考题一: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如初生的袋鼠发育很不完全,如果它不具备爬向母亲育儿袋的本能,就不可能生存下去;而学习行为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资料1资料2对比分析资料3和资料4,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思考题二:通过分析可知,先天性行为有很多局限性。虽然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自本能,但这对美国红雀来说,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大自然淘汰。资料3资料41,上面三种动物分别属于哪类动物?2,把它们按低等到高等排序?环节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环节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动物名称“”尝试与错误的平均次数A组公鸡(散养)10次B组小鸡(散养)25次C组公鸡(圈养)13次D组乌龟45次公鸡12次狗4次3.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有差别.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订计划4、实施计划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探究活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小结:一、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分: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