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画亦能显传统VIP免费

新画亦能显传统_第1页
1/7
新画亦能显传统_第2页
2/7
新画亦能显传统_第3页
3/7
新画亦能显传统:中国人物画如何闪耀现实光芒?作为最古老的画种,人物画曾在汉唐光耀画坛,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传神、载道的人物画让位于畅神、悟道的山水和花鸟画,此后的千年间,人物画渐趋式微。随着20世纪的到来,人物画成为中国画坛成就最高的画种,画家之众,作品之精,堪称空前,其根源来自于现实的光芒照耀。脱离现实,陈陈相因,是传统人物画衰败的缘由;关注现实,勇于创新,则是现代人物画振兴的关键。近日在上海展出的“现实的光芒——中国画现代人物画研究展”,通过百位艺术家280余件代表性作品的展示,基本呈现20世纪以来中国人物画的现代复兴之路。此展是中华艺术宫2016年“同行”大型系列展主题大展,并入选文化部2016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歌唱祖国的春天(中国画)程十发20世纪以来,人物画家的人数超过古典时期人物画家的总和,人物画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如何遴选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系统呈现人物画的现代复兴之路,描摹百年来中国人的精神演进史,同时反映中国人物画语言变革的发展脉络,是此次展览策划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20世纪初期至21世纪初期近百年的历史,中国现代人物画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基本保持着相同的脉动。20世纪初期,新的时代思潮冲击封建旧文化,隐逸、遁世的文人画观念受到质疑,积极、入世的艺术得到提倡。以陈师曾、丰子恺、齐白石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革新精神的艺术家冲出摹古的怪圈,以现实人物为表现对象,在人物画中高歌红尘悲欢表现俗世情怀。他们的作品一扫传统人物画的孤高荒寒之气,标志着中国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此次展览中来自北京画院的齐白石藏品和上海中国画院的丰子恺藏品,南北辉映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人间情味的艺术世界。此次展出丰子恺的《家家扶得醉人归》,描写了两对夫妇微醺相依的情态,画面荡漾着幸福祥和之气。家家扶得醉人归(中国画)丰子恺如果说20世纪初期人物画中的“人间情味”标志着人物画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那么,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民间疾苦”的表现则是现代人物画发展的关键时期。因为波澜壮阔的民族救亡运动不仅使得大批艺术家直面苦难的现实,创作许多反映民间疾苦的人物画作品,而且徐悲鸿、蒋兆和等人取法西方写实主义的融合中西的艺术实践还推动了人物画乃至中国画的革新进程。其中,蒋兆和的《与阿Q像》《流浪的小子》等藏品是大家难得一见的代表作。蒋兆和在艺术观念上深受徐悲鸿影响,并率先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写实人物画创作,完成于1938年的《与阿Q像》是其肖像画代表作,体现了他强化中国笔墨表现力的成功探索,他在塑造其面部时,以皴擦代替了湿笔渲染,使人物的体态结构被塑造得结实有力,同时不失笔墨韵味。1949年至1979年的中国人物画作品是人物画创作的现实主义时期,歌颂祖国新面貌,表现工农兵新风采,写实水墨人物画以特有的形式表达对时代与生活的礼赞。这个时期的人物画代表作大多珍藏在中国美术馆,20余件馆藏精品是此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时代与生活的礼赞中国现代人物画最主要的成就之一是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创立与发展。传统写意人物画注重画家主观情感的表现,强调畅神和怡情,而弱化了传神与载道。新的时代需要艺术反映现实,写实水墨人物画应运而生,徐悲鸿功不可没。新中国成立初期,徐悲鸿写实教育体系与来自延安的革命写实传统,以及从苏联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三者融合,由此产生“徐悲鸿学派”和“写实水墨画”,在中国形成强大的写实阵营,并成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画坛之主流。写实水墨人物画大致分为南北两派,北方以“徐悲鸿学派”为代表(此学派以徐悲鸿和蒋兆和为开拓者,亦称“徐蒋体系”),南方以“新浙派人物画”为代表。“徐蒋体系”的写实水墨人物画,重视人物形象塑造,强调造型的写实性,笔墨服务于造型。徐悲鸿力倡写实主义,并以人物画入手复兴中国画艺术,其人物画代表作有《九方皋》《愚公移山》《泰戈尔像》《印度妇人像》《李印泉像》等。泰戈尔(中国画)徐悲鸿与北方“徐悲鸿学派”相对的是南方的“新浙派人物画”。与徐悲鸿学派相比,少了素描味,多了传统水墨的韵致,更贴近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其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画亦能显传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