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一节光合作用教学导航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领悟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2.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3.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2.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及创新、合作精神,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科学思想教育。教材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经了科学家们二百多年的探索,渗透着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本节课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取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对科学知识尤其是科学的发展史更是兴趣盎然。因此,通过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难,科学方法培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增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四个科学实验总结提问检测评价检测评价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都来源于土中。包括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这么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实际上只是一个经验上的推测,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科学实验。今天,老师在课堂上引入四个科学实验,与同学们一起体验光合作用发现的艰辛过程!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陈云陈云四个科学实验四个科学实验1648海尔蒙特(比利时)实验1771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1779英格豪斯(荷兰)实验1864萨克斯(德国)实验BACK16481648海尔蒙特(比利时)海尔蒙特(比利时)柳苗生长柳苗生长之迷之迷他将一棵重2.3kg的柳苗栽种到一个盛有土壤的木桶中,木桶内土壤的重量是90kg。此后,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柳苗。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他专门制作了桶盖。5年过去了,柳苗渐渐地长大了。他再次称量柳苗和土壤的重量,结果使海尔蒙特大吃一惊:柳苗重量增加土壤重量仅减少了74.5kg,0.057kg!研讨互动研讨互动结论:柳苗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并不是由结论:柳苗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提问过渡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17711771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17711771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深入思考提问: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分析研讨分析研讨结论:植物能结论:植物能""净化净化""空气。空气。17791779英格豪斯(荷兰)实验英格豪斯(荷兰)实验英格豪斯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才能成功!提问过渡提问过渡英格豪斯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英格豪斯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这种释放气体的能力在夕阳西下能够释放气体,这种释放气体的能力在夕阳西下时降低,日落后则完全停止时降低,日落后则完全停止??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什么问题?科学进展1782年瑞士谢尼伯:植物在光下吸收CO2。1804年瑞士索热尔: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的增重量>CO2吸收量−O2的释放量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18641864萨克斯(德国)实验萨克斯(德国)实验萨克斯(德国)实验萨克斯(德国)实验分析讨论:分析讨论:1、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处理几个小时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3、能否将装有酒精的小烧杯直接加热?4、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遇碘颜色为什么不同?精彩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