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心理卫生心理卫生原则心理卫生要注意自我意识良好回,社会适应自如,人际关系良好和劳动实践积极四项原则1.自我意识健全2.社会适应自如3.人际关系良好4.劳动实践积极第二节个体心理卫生同一年龄阶段的人群存在着大致相似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则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各年龄阶段间便存在不同的心里矛盾,构成各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卫生问题。一.儿童心理卫生婴儿心理卫生婴儿期指从出生到3岁以前的儿童,这时儿童的脑重已增至1000克左右。婴儿时期心理保健应:1.丰富的营养2.充足的睡眠3.爱抚4.训练和教育。幼儿心理卫生年龄在3到6,7岁的儿童处于幼儿期。幼儿心理卫生应:1.促进脑的发育2.养成良好的习惯3.注重行为和人格的塑造4.强化语言发展5.培养认知能力学龄儿童心理卫生学龄儿童是指6,7岁到11,12岁的儿童学龄儿童心理卫生应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2.培养适应能力3.正确引导,防止不良行为发行4.培养独立能力,创造力5.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儿童常见心理问题1.不良行为习惯<1>咬指甲<2>.依赖与退缩<3>。攻击性行为2.产生原因<1.>有趣的活动被横加干预<2>.宏爱<3>与父母修养不够及教育子女方法不当有关<4>.模仿学习成少年心理卫生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这一年龄段,它是儿童期向成年期转化过渡的时期,即成春发育期。少年期心理保健应:1.引导性心理健康发展2.学会调谐人际关系3.学会调谐人际关系4.促进自我意识发展5.培养情绪调节能力,保健稳定心理状态成年心理卫生成年期是指从15,16到27,28岁之间阶段,它是人生最宝贵,最有特色的黄金时期成年期心理健康问题十分复杂,其心理保健应:1.正确处理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2.正确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3.妥善处理热情谈率与闭锁性的矛盾4.积极开展性健康教育,促进其对性成熟状态的良好适应5.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1.嫉妒心理2.自卑心理3.逆反心理4.挫折心理5.自我意识的矛盾6.性心理问题中年心理卫生中年期是指从35到59岁这一处于成年和老年之间的时期,是人生中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的时期。中年期主要心理问题1.心理疲劳2.婚姻适应不良3.更年期综合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头晕,睡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神经衰弱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其影响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神情紧张,易发怒,发烦躁,焦虑等心理症状,严重时会对生活失去自信。<二>中年期心理保健1.学习掌握心理调节方法与技巧,保持健康的情绪2.注意劳逸结合3.重视心理咨询,防止心理疾病4.注重更年期心理保健四.老年心理卫生一.老年人主要心理问题1.衰老感2.离退休综合征3.“空巢”心理二.老年人心理保健1.正确认识服老与不服老的辩证关系2.正确处理代际关系3.乐天知命,积极参加适当的运动4.宽容大度5.生活规律,营养合理6.老当益壮,积极交往第三节群体心理卫生大学生心理卫生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心身健康和全面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民族素质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学习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性心理问题,择业心理问题等。一学习心理1.学习动力缺乏2.学习疲劳3.学习适应性障碍4.学习过渡焦虑二择业心理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的一般心理特征,包括对自己,对职业,对社会与择业有关事物的认识。了解择业过程中的推理与决策。单选题1.心理卫生原则错误的选项;()A.自我意识健全B.社会适应自如C.人际关系良好D.绝对的十全十美2.婴儿时期心理保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丰富的营养②充足的睡眠③爱抚④训练和教育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3.老年人主要心理问题错误的选项()A.衰老感B.离退休综合征C.空巢心理D.不慢感4.学龄儿童心理卫生包括那些内容?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②:培养适应能力。③:正确引导,防止不良行为发生。④:培养独立能力,创造力。⑤:建立良好亲子关系。A:①②B:①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1.D2.D3.D4.D多选题:1.幼儿心理卫生包括()A.促进脑的发育B.养成良好的习惯C.注重行为和人格的塑造D.强化语言发展2.少年期心理保健包括()A.引导性心理健康发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