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把带铁芯的线圈把带铁芯的线圈LL与小灯泡串联起来,与小灯泡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实验中取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压的电源上。实验中取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等。有效值相等。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接通直流电源时,灯泡亮些;接通直流电源时,灯泡亮些;接通交流电源时,灯泡暗些。接通交流电源时,灯泡暗些。实验表明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实验表明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思考:为什么电感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思考:为什么电感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交流电通过电感线圈时,电流时刻在改变,交流电通过电感线圈时,电流时刻在改变,电感线圈中必然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感线圈中必然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使灯泡变暗。电流的变化,使灯泡变暗。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感抗表示。表示。实验表明:实验表明: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思考:思考:为什么线圈的感抗跟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为什么线圈的感抗跟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流电的频率有关呢?交流电的频率有关呢?感抗是由自感现象引起的,线圈的自感感抗是由自感现象引起的,线圈的自感系数系数LL越大,自感作用就越大,因而感抗越大,自感作用就越大,因而感抗越大;越大;交流电的频率交流电的频率ff越高,电流的变化率越大,越高,电流的变化率越大,自感作用也越大,因而感抗越大。自感作用也越大,因而感抗越大。fLXL2扼流圈有两种:扼流圈有两种:((11)低频扼流圈:)低频扼流圈:((22)高频扼流圈:)高频扼流圈:通直流、阻交流;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通直流,阻高频。通低频、通直流,阻高频。(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把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起来,把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交流电源上,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接通直流电源,灯泡不亮;接通直流电源,灯泡不亮;接通交流电源,灯泡亮了。接通交流电源,灯泡亮了。说明了直流电不能够通过电容器,交流电能够说明了直流电不能够通过电容器,交流电能够““通过”电容器。通过”电容器。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绝缘介质。电容对交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电容对交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容抗容抗表示。表示。实验表明:实验表明:电容器电容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电容器电容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容抗越小。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容抗越小。fCXC21电容器具有电容器具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阻低频”的特点。的特点。隔直电容器隔直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通交流、隔直流;旁路电容器旁路电容器——通高频、阻低频。——通高频、阻低频。例例11、、如图所示,电路中完全相同的三只灯泡如图所示,电路中完全相同的三只灯泡LL11、、LL22、、LL33分别与电阻分别与电阻RR、电感、电感LL、电容、电容CC串联,串联,然后再并联到然后再并联到220V220V、、50Hz50Hz的交流电路上,的交流电路上,三只灯泡亮度恰好相同。若保持交变电压三只灯泡亮度恰好相同。若保持交变电压不变,将交变电流的频率提高到不变,将交变电流的频率提高到60Hz60Hz,,则发生的现象是()则发生的现象是()AA、三灯亮度不变、三灯亮度不变BB、三灯均变亮、三灯均变亮CC、、LL11不变、不变、LL22变亮、变亮、LL33变暗变暗DD、、LL11不变、不变、LL22变暗、变暗、LL33变亮变亮DD练习1:如图所示,当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U=220V、频率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