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4、造纸术发明的意义1、纸的发明2、蔡伦改进造纸术3、造纸术的传播汉代以前的书写材料商周时期原始社会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布帛陶器青铜器甲骨竹木简以上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1)最早的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纸,说明在西汉前期,我国已出现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2)特点:造价低廉,携带方便,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1、纸的发明2、蔡伦改进造纸术(2)影响: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使纸的使用逐渐普及起来。(1)概况:①东汉蔡伦在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的基础上,在105年,改进了造纸术,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②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蔡伦改进后的造纸工序1、洗涤原料2、切割3、浸渍沤制和焚烧草木灰4、蒸煮5、舂捣6、搅拌成纸浆7、捞取纸浆8、晾晒9、码放地区材料缺点古埃及植物纸草易发脆断裂、难保存古希腊羊皮太贵古巴比伦泥板笨重古印度白树皮、树叶难保存一些文明古国使用的书写材料3、造纸术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4、造纸术发明的意义1.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2.纸面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转播。3.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数学成就1、《周髀算经》2、《九章算术》①内容:记载了西周初年数学家商高和周公的一段对话,提出勾股弦的比例为“勾三股四弦五”。②意义:说明早在3000年前,中国人就认识到了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①内容: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成就。书中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②成就: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说明我国实用数学成熟的实际时间很早。医学成就1、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1)内容: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并系统论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2)影响:张仲景热爱医药专业,很重视临床实践,时时“平脉辨证”,认真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相传张仲景五十岁左右,曾在长沙做太守。当时,他还时刻不忘自己的临床实践,时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但他毕竟是个大官,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又不能随便接近普通老百姓。这怎么办呢?他想出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群众进来。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上,挨个地仔细给群众治病。时间久了,形成惯例。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通称“坐堂”,那医生就叫“坐堂医生”。故事一:“坐堂”的来历:为了更好地开阔眼界,“博采众方”,和同行交流经验,张仲景到了繁华的都城洛阳一带行医。当时文学史上号称“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之瑀瑒一的王粲(字仲宣),是“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诗人。他和张仲景交往密切。在接触中,张仲景凭自己多年的医疗经验,渐渐发现这位仅有二十几岁的作家隐藏着可怕的“疠疾”的病源。有一天,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到了四十岁,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可是王粲听了很不高兴,自认文雅、高贵,身体又没什么不舒服,便不听他的话,更不吃药。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吃药没有?”王粲骗他说:“已经吃了。”张仲景认真观察一下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而又深情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样轻呢?”王粲始终不信张仲景的话,二十年后眉毛果然慢慢地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死了。故事二神医——华佗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华佗(145--208年)东汉末年安徽人领域代表人物时...